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96.奧斯卡(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368更新時間:2020-09-03 22:52:27

    偏好投票製的具體操作方式就是給每個獎項的參選影片選出心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在這些影片中,第一名喜好度超過5%的就能夠獲得提名,超過50%的影片將脫穎而出,獲得對應獎項。而除了最佳影片這一獎項可以由全員參與以外,其餘獎項僅對應該行業的“評委”才能投票,比如最佳攝影的投票者都是攝影師,最佳導演的投票者都是導演……這就導致了一些專業的獎項會比較“排外”,一些跨界新人在評選中相對劣勢。

    另一方麵,這個機製也導致作為全員投票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往往是迎合學院大眾口味的保守與正確。過於風格化、個人化,亦或是過於陰暗、激烈的影片一般撐不到最後。

    因此,學院的選擇,常常與學院的構成人員掛鉤。

    曾經的學院是白人的天下,根據數據,2016年,學院的7000名成員中,94%為白人,77%為男性。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而連續兩年,奧斯卡的演員獎項都沒有任何黑人入圍。

    在“奧斯卡太白”的質疑聲中,學院也在努力改變和平衡這一現狀。17年學院公布了新成員邀請名單,人數達到928人。新成員中,38%為有色族裔,49%為女性,使有色族裔和女性成員占比分別增至%。同時,學院的成員也明顯開始“年輕化”。具體表現於他們對於獨立、小眾、邊緣的電影接受能力增強,而不是一貫的厚大薄小,偏愛史詩片與正劇片。

    當下的主流文化與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影獲獎片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典型的例子是第81屆奧斯卡拿到最佳影片的《平民窟的百萬富翁》。當年同時提名最佳影片的是《本傑明·巴頓奇事》、《對話尼克鬆》、《米爾克》、《朗讀者》等強勁對手,最後卻是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勝。

    《平民窟的百萬富翁》橫掃第81屆奧斯卡,拿下8座小金人。

    它的獲獎原因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上映之時恰逢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部小人物逆襲的樂觀勵誌影片無異於經濟蕭條時期的強心針與安慰劑。

    另外奧斯卡還有一個潛規則:公關。

    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更何況像奧斯卡這樣的好萊塢年度總結大會。且不說獲獎,取得提名就能讓名利翻番,不僅影片的票房能被迅速拉動,演員的價值也隨之倍增。沒人會錯過這個為自己“正名”的機會,看lix為《羅馬》所做的努力就知道了。

    另外17年7月,flix挖走著名戰略公關師LisaTabacka(曾參與公關7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加入,為“衝奧”做足準備。同時,flix也為《羅馬》斥下巨資——超過2000萬美元的公關費,這一價格,幾乎與它買下《羅馬》發行權的數字相同。

    flix未必有多熱愛藝術電影,但《羅馬》的提名與獲獎,對flix卻意義重大,它給予的是flix立足電影界的信心,表明的是好萊塢對於這個外來侵入者的承認。

    flix的大手筆不是個例。早在2009年,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為《社交網絡》投入的公關費就達到了2500萬美元。除了這些“天價”,一部電影的奧斯卡公關費一般為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不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