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5.未來趨勢和瞅準時機(2/4)

作者:老眼兒字數:8768更新時間:2020-09-06 21:39:42

    2015年2月,“生而共享”的易奇汽車橫空出世,震撼了汽車圈的神經,互聯網企業和造車企業的“深情擁抱”,自此開始成為新常態和新共識。白度、阿裏、騰迅、華為等企業,都開始掂量權衡自己的優勢資源,布局互聯網 智能汽車。

    能走出這樣的一條路,恰恰是因為華夏最先擁有這樣一個融合的土壤。

    2013、14年那段時間,是互聯網思維最火熱的一段時期,華夏人一轟而起,每天新聞裏都在報道互聯網造富神話,而同時津津樂道的是互聯網新生產業對傳統製造業的跨界打劫。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就在眼前——美團幹掉了方便麵、移動互聯網幹掉了電話業務量。

    這是一個被人戲稱為“弄死你,與你無關”的時代,恰恰因為互聯網這種無處不在的滲透,加上媒體推波助瀾的結果,讓傳統行業覺得如臨大敵。幾乎所有傳統企業家都感到緊張和焦慮,覺得“這些站在鎂光燈下的互聯網人明天可能就要顛覆我了”。

    華夏汽車產業有個特點,他們是經曆過長時間不斷的學習和借鑒才積累到今天的能力和體量,汽車產業裏的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永遠都在。從那時起,汽車產業人開始向互聯網人學習。管理學裏有一個概念叫能力陷阱,一個企業限製它發展的往往是它的優勢能力,當被優勢能力綁架無法對市場的變化做出及時有效的回應,就會麵對十分被動的局麵。

    當一個特別強勢的產業不把自己看得那麽強勢的時候,這就有了融合的可能。此時的車企大佬們,都抱著一顆極為謙遜的心態來向互聯網人學習,而此時還是一個互聯網人最傲慢的階段——這段時間,也是互聯網造車概念最火的時候。

    直到一兩年後,互聯網人在製造端屢屢碰壁,才猛然發現原來工業世界如此龐大、如此難。此時他們的邏輯語氣也逐漸發生變化,低下頭的人變成了他們,高傲的互聯網人開始對工業製造心懷敬畏。當平等對話得以發生,才產生了大家可以坐在桌前討論“你有什麽優勢,我有什麽優勢,咱們可以如何開始合作”的可能性。

    互聯網人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製造業也因此學會了新玩法,兩類原本不相幹的人走在了一起。

    就封閉的汽車工業而言,車型平台及相關的積累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源,而奇瑞卻幹了一件頗具“互聯網思維”的事——全世界第一個把自己的車型平台給開放出去。

    對於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來說,他們有一顆聰明的大腦,但麵對一個龐大的工業體係,從研發、製造體係、上下遊供應商管理等等,去管理從玻璃到輪胎的一近千家供應商,絕非一腔熱血能夠搞定。而這個開放共享的車型平台,恰恰基於自身強大穩定的開發和製造能力,為聰明的大腦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身體。汽車企業從製造商轉向服務商,通過與互聯網車企的深入融合,與智能時代深度融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