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26.兩條道路;無所不用其極(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358更新時間:2020-09-17 19:04:41

    而《全境封鎖》在2016年發售後經曆了最初的熱鬧之後出現了一個用戶流失的現象,並且口碑也有所下滑,可玩內容並不是那麽多,但是此後育碧不斷進行多次修補更新,這款遊戲的用戶數量最高的時候甚至高達2000萬,而且在進入第三年的時候,育碧最近在招聘頁麵上放出了關於這款遊戲的25個新的空缺職位,職位描述中提到,這些人的工作將涉及“拓展《全境封鎖》的世界”,攜手“創造史上最好的開放世界RPG體驗”。

    《幽靈行動:荒野》同樣在不斷進行很多更新,除此之外,《刺客信條:起源》在還會推出更多後續更新內容,而育碧似乎也並不著急那麽快推出這個係列的續作。

    在一些社交網絡我們也可以看到玩家們對這些遊戲的評價,其中經常看到的評價是育碧的多次更新和努力救活了這些遊戲。

    針對3A大作出現的諸多問題,服務型遊戲可以說是最佳解決辦法,既然玩家不喜歡年貨,那麽就幹脆做一款遊戲運營很多年,這樣可以慢慢聽取玩家們的意見和反饋,最後不斷進行修改,使得口碑逐漸提升,也可以大大節約成本,不用再耗費巨資去重新再架構一個類似的差不多的世界,研發時間太久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因為遊戲公司可以先把一部分內容放出來等後麵做好再慢慢推出,除此之外,遊戲公司似乎也並不用擔心賺錢的問題,內購和氪金可以不斷帶來穩定的後續收入,隻要不像EA那樣在微交易方麵做得太過火就行。

    雖然現在針對服務型遊戲也有很多批評,例如對內購氪金和開箱子係統的批判,對遊戲公司不推出續作的批判,但是從現實角度考慮,除了服務型遊戲,遊戲公司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更好解決3A大作遇到的那些困境。

    除了育碧之外,扶桑遊戲公司SE也是服務型遊戲的大力支持者。

    在2017年9月的一份報告中,該公司社長鬆田洋佑就表示服務型遊戲才是未來。

    單機遊戲占據主流,多人遊戲扮演配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鬆田社長在報告中說道,多人遊戲已經走在了前麵,能夠提供長期遊玩的價值,已成遊戲設計中的標準之一。

    SE旗下的《最終幻想15》就是該公司第一款典型的服務型遊戲,這款遊戲剛出來的時候簡直像是個半成品,問題非常多,但是經過長達一年的多次更新,這款遊戲的口碑還是得到了顯著回升,尤其是伊格尼斯DLC的出現,獲得了不少玩家的一致好評。

    同時在轉過頭,看看《真三國無雙8》遭受的鋪天蓋地惡評吧,令人想到了當年《刺客信條:大革命》發售後的惡評境況,如果光榮想要拯救《真三國無雙8》,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款遊戲打造成一款服務型遊戲,不斷去進行很多改造,這比在很久之後再推出猛將傳等加強版會更快見效。

    此外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玩家消費傾向的改變。

    電子商務公司Digital年年底的一份報告指出,整個遊戲產業的價值已經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翻了三倍。玩家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源源不斷的新內容,而不是用60美元玩一個常規大作。發行商們試圖滿足(玩家的)這種期望,於是他們采用了服務型遊戲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布的新遊戲數量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定期更新與額外內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