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2.機遇危機並存……吧!(2/4)

作者:老眼兒字數:8932更新時間:2020-10-06 23:18:32

    很簡單,因為人家沒有禁摩令啊。

    其實對比一下就很明了了。

    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之間。

    續航裏程,摩托車強;動力,摩托車強;爬坡,摩托車強;載人載物,摩托車強;用車成本,大體上也是摩托車更強。防盜性,摩托車比電動車強一些,雖然沒有特別巨大的差距,但強一點也是強,這個不用多說。保值率,摩托車也完爆電動車……這還有什麽好說的?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如果真的要按照新國標的要求來,那麽所有超標的電動自行車和燃油助力車就都不能上街了。到時候很多和社會方方麵麵息息相關的行業必然會遭受影響。

    最直接的,快遞員,外賣小哥,送水的師傅,他們怎麽辦?

    按照新標準,電動車的運載能力和速度都受到了很大的約束,那麽問題來了,上述那些職業的成本怎麽辦?

    原本快遞員一次拉一車快遞,現在需要分好幾次來來回回的運送,時間成本怎麽算?

    快遞小哥本就是個送一單拿幾塊錢的職業,運載能力不說了,速度的問題怎麽辦?原本一天下來四五十單不成問題,厲害點的七八十、八九十都有可能,現在一旦限速,一天暈二三十單,難道送餐小哥要餓死嗎?那就隻能提升每一單的運費了,可這樣一來,成本又轉嫁到了顧客身上,顧客平白多花了好幾塊錢的運費,一單兩單還無所謂,可如果多了呢?

    如果訂一次餐運費就要二三十,甚至三四十,那還有人會點外賣嗎?

    送水師傅受限於運載能力,原本一天的運送量需要變成兩三天,那些高樓大廈裏的白領經理們,能忍耐嗎?

    雙十一買的東西可能要雙十二才能運來,誰能接受?

    當某一個交通工具遍及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和各行各業裏的時候,一刀切真的正確嗎?

    就如同當年的禁摩令一樣。

    當初之所以會實行限摩令,絕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摩托車的安全係數不高,給交通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汽車雖然安全係數更高,但是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買車費用以及養車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家庭還是處於無法支撐的狀態,再加上汽車體積比摩托車大,也就更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如果道路上摩托車的數量增加10%,城市至少會減少40%的交通堵塞。

    很多人購買汽車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出行,但是隨著我國汽車數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交通壓力,堵車便成了家常便飯,環境汙染也越來越嚴重,相比較汽車,摩托車在這些方麵都是更具優勢的,排放汙染小,停車方便,可以做到隨走隨停。但是凡事都有兩麵性,正是因為摩托車體積小,通行率高,一旦車主不遵守相關交通規則,隨意穿行,也會增大交通壓力,甚至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

    所以想要促進整個摩托車市場的發展,還是得有一個合理的政策,讓摩托車市場更加規範化,否則的話就會過猶不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