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93 鴻門宴 3(1/2)

作者:流浪de橘貓字數:5884更新時間:2020-04-24 00:13:40

    “這倒也是,所謂的危機就是危中有機,隻要能夠熬過這段寒冬,將來的收獲必然十分可觀。”徐誌點頭同意道,香江的華資財團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為他們眼光夠好,膽子夠大,在地產危機之時,大量動用資本吞並優質的廉價資產,待春天來臨之後,這些資產的價值就翻倍的提升。

    當然,能被後人知曉並崇拜的也都是成功的這批人,實際上,能預測危機爆發的人很多,但準確預知準確時間的卻少之又少,很多人也知道抄底,但卻抄錯了時間,在杠杆融資的情況下,這是個致命錯誤,一不注意,也極有可能傾家蕩產。

    麵臨這種黃金機會,徐誌實際上也沒有錯過這一場盛宴,隻不過即使是地產危機時期,香江黃金位置的大廈也很少有出手的機會,而普通的物業,都是由手下去操作購買,每個月統計一次,交給徐誌過目即可。

    隻是最近半年,恒大就已經動用了3億港元,收購了大量的商鋪、小型寫字樓、工業寫字樓等等,這些資產隻要等到幾年之後,可以輕輕鬆鬆的翻個幾倍。

    “二位在聊什麽呢?”正當徐誌與李嘉成繼續閑聊之時,包玉鋼與霍營東二人走了過來。

    徐誌笑道:“也沒什麽,隻是聊一聊地產生意上的事情罷了。”

    包玉鋼開玩笑說道:“哈哈,那我可得好好聽聽了,兩位的商業眼光可都是香江一流,說不定能夠學到不少好東西呢。”

    徐誌笑著說道:“包生你這可就說笑了,論起商業眼光,在場的可沒幾個可比得上你,聽說香江的幾位船王之中,也就包生你現在最瀟灑了。”

    香江雖然麵積狹小,但二戰以後,憑借著優勢的地理位置以及內地商品的窗口,貿易及運輸也變的極為發達,其中以海運業最為強大,小小的香江,誕生了排名前十的數個船王,在世界商業史上,也算是一個奇跡。

    70年代末,英國泰晤日報評出全球十大船王,包玉鋼以2000萬噸的航運噸位位居世界第一,這份噸位重量,超過了當時蘇聯的國家船隊。

    而在香江,同時還有數位其他船王,如東方海外的董家、趙從衍、許愛周等等,除了華人船隊之外,英姿財團也有數家涉及航運,和黃原本也有船隊,但徐誌入主之後就已經全部賣掉,怡和、太古、會德豐也都擁有自己的船隊,隻不過除了會德豐,其他三家的規模都不算大,並非整個集團的主業。

    70年代末,包玉鋼預測到了航運業將會進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低潮,於是開始進行“棄舟登陸”的事業大轉移,以極低的價格賣掉手中的海輪,再與怡和在資本市場硬碰硬幹了一場,成功的將家族的資產轉移到了陸地之上。

    而其他的船王則沒這麽好運,董家創始人董浩雲心也看出了航運業即將到來的危機,不但沒有清理船隻,反而逆向操作,大規模擴大自己的船隊規模,結果去年突然髒病發去世,為兩個兒子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公司瀕臨破產。

    另一個船王趙從衍自發家以來一直就有收購古董的愛好,然後這次航運危機,逼的他套現了手中大部分古董,獲得3億港元的資金,最後慢慢經營,熬了過去。

    英資洋行會德豐則也與幾大船王一樣,航運業務虧損嚴重,不過好在會德豐早就實現了業務多元化,其他行業的利潤還能夠填平船運業務的虧損。

    另外兩家洋行怡和與太古因為船隊不大,損失較小。

    當初包玉鋼白菜價出手手中海輪之時,無數吃瓜群眾坐井觀天般的大肆嘲笑,直到最近,所有人才明白當初包船王的策略是多麽的有遠見,於是,一堆媒體又開始吹捧起來。

    包玉鋼搖頭道:“也算不了什麽瀟灑,海上的劫難逃過去了,可陸地上又來了一場,日子也一樣不好過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