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前篇 一(2/5)

作者:宇醜字數:18222更新時間:2019-11-04 13:57:14

    如果一定給藩鎮定個性,那就是從下至上的不配合不服從,直到唐末的那二十年才是真正的割據。

    藩鎮也並非一無是處,存在必合理,比如東南的藩鎮為朝廷提供稅賦;邊疆藩鎮負責對外作戰;中原藩鎮可以遏製河朔、屏障關中、溝通江淮。如此一來,各個藩鎮和中央朝廷之間形成了一個結構緊密又相互製約的整體。

    都宋朝是皇帝與士大夫共下,那麽唐朝與便是朝廷與藩鎮共下,朝廷、藩鎮和州縣形成一個牢固的三角關係,這才讓大唐在安史之亂後延續了一百多年的國祚。

    不過藩鎮終究是寄生在大唐身上的良性腫瘤,不斷的抽取大唐的精血,大唐隻會一步步的衰弱下去,縱然唐朝中後期也有明君能相,頂多讓大唐回光返照一下而已。

    自安史之亂爆發的那一起,這煌煌的盛世便注定便跌入曆史的拐點,一去不複返……

    唐末政治腐敗,君王昏庸,最可怕的是宦官專政,這群沒了卵蛋的家夥可以隨意的殺害廢立可汗的子孫,子和朝廷在藩鎮眼中越發沒有威望,自身也就更加的不受節製。

    不過大唐就像是打不死的強,即便有龐勳起義將東南財賦之地攪得一團糟,她依舊堅挺的活著,不得不真的是個奇跡。

    直到齊魯大地上的兩個私鹽販子的出現,終於徹底的動搖了大唐統治的根基,也讓藩鎮這些良性腫瘤迅速的癌變。

    這二人自然就是王仙芝和黃巢了,唐僖宗乾符二年,關東大旱,官府仍舊強征賦稅、強製徭役,百姓走投無路隨王仙芝起義造反,黃巢隨之響應率眾與王仙芝會師於曹縣,龐勳舊部以及百姓蜂擁來投。

    數萬起義軍橫掃山東、河南、江淮、湖北等地,發展迅速聲勢浩大,強悍的唐軍也一時奈何不得。

    不過王黃二人理念不同,王仙芝想的“殺人放火受招安”,黃巢則是想“他年我若為青帝”,道不同不相為謀二人最終分道揚鑣。

    王仙芝幾次三番的招安不成,最終兵敗身死。黃巢則是開始了“長征”,在唐軍圍追堵截之下,衝大將軍從河南衝到江南,從江南衝到福建而後進入廣東。

    廣東是個好地方山高皇帝遠又有海貿之利,可惜北方士卒不耐南方濕熱多患瘟瘴,隻好率軍北歸“以圖大利”。

    這一去,黃巢當真是一飛衝,經廣西、湖南、湖北、江淮、河南,一路上勢如破竹攻洛陽、克潼關、抵灞上、騎馬入長安,終於實現了當年落第時“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夙願。

    唐僖宗廣明元年,黃巢在含元殿稱帝,建立大齊,年號金統,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利,一個新的帝國冉冉升起,然後……迅速的隕落。

    黃巢在稱帝之前號稱“百萬都統”,其實他從未真正的統治過某一地區,走到哪裏便搶到哪裏,就算搶遍了半個中國,其本質上仍是流寇。

    眼看著要進長安城了,意識到自己要當皇帝了,這才讓嚴整軍紀約束部眾,進城之後對百姓倒也秋毫無犯,還向他們分發財物,很得百姓擁戴。

    可是對於長安城的統治階級黃巢就沒有那麽客氣了,一口氣就砍了四個不願意給他打工的前任或現任宰相,還有一位叫盧攜的前任的宰相在黃巢進城前夜服毒自盡,氣得黃巢將他的屍體拖出來遊街。

    唐大臣豆盧瑑、崔沆、於琮等數百人,同樣因為不想給黃巢打工躲在降將張直方的家中,準備跟隨唐僖宗逃往四川,被發現後全部受誅,張直方一家也未能幸免。

    黃巢用暴力手段幹脆痛快收拾了這些對新政權的抗拒者,足見他在政治上稚嫩,仍舊是流寇本色。

    當皇帝的都是這個德行,手下的兵將更是肆無忌憚在長安開始“淘物”,字麵意思聽起來跟“淘寶”差不多,具體行為卻差了十萬八千裏。

    長安一度是“殺人滿街,巢不能止”,沒來得及逃走唐朝宗室、官僚仕紳、富戶豪商大多沒能逃過這一劫,尋常百姓亦難以幸免。他們不僅淘財貨女子,還淘人肉,其暴行堪稱禽獸令人發指。

    晚唐詩人前蜀宰相韋莊親曆這一幕,才有了被稱之為樂府三絕的之一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即便是隔了上千年,亦能從文墨之上看得見長安官民的斑斑血淚,聞得見那濃濃的血腥味兒。

    黃巢在長安這麽一搞,哪裏還有誰會跟他站在一起,已經投降黃巢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第一個舉起了反巢大旗,各路唐軍也蜂擁而至,長安百姓更是恨透了黃巢,“以瓦礫擊賊,拾箭矢以供官軍。”

    黃巢隻得撤出長安屯軍灞上,眼睜睜的看著唐軍進了長安城,這個時候黃巢實力仍在,大可撤出關中,另外尋一個地方進行割據以待時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