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人間四月天的絢麗春光(1/4)

作者:小小蘇字數:10262更新時間:2023-10-08 17:35:35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近代哲學家金嶽霖寫給他暗戀了一生的女子的挽聯,這位女子是近代著名建築學家、詩人,一代傳奇才女:林徽因。

    金嶽霖挽聯中的“人間四月天”最早的出處是林徽因的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後世的很多人都把林徽因這首經典詩歌誤當做是一首情詩,但這首詩歌其實是林徽因寫給自己剛出生的兒子梁從誡的。詩中飽含了一個母親對於子女的殷切期盼,而這份殷切期盼,又何嚐不是林徽因對於理想中自我的一種無形映射呢?毫無疑問,“人間四月天”的烙印是林徽因留給世人永遠憧憬向往的美麗倩影。

    林徽因祖籍福建閩侯,是以書香世家傳世的福建閩侯林氏人才輩出,在當地屬名門望族、不可小覷,自林徽因的祖父起,林家就移居到了浙江杭州。一座城市的氣質,尤其是一座擁有著濃厚曆史文化底蘊的千年名城,總會潛移默化地讓生於此、長於此的人們在無形中留下它的烙印。一如杭州與林徽因,同樣的氣質雅麗,溫婉知性、人間美好。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就出生在浙江杭州這座如煙似畫的城市。這一天,按照當時通常所使用的中國傳統曆法來推算的話,是清光緒三十年農曆四月廿七。而林徽因逝世的那一天又正好是在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的公曆4月1日。也許是巧合,也許所有的傳奇總有其難以解釋的神秘。一代傳奇女性林徽因出生在舊中國慣用的舊曆四月,而她又在新中國的公曆四月告別了人世。

    這一新一舊兩個“四月”,正如她充滿傳奇的人生寫照:一個具有新奇愛情觀的獨立女性,卻又忠貞地堅守著自己頗具中式傳統意義上的婚姻觀。一個接受過西方新式教育兼具中西文化熏陶,思想新潮的女性先驅一生都在致力於保護中國傳統古建,傳承守護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在那個新舊中國交替的曆史大浪潮中,讓巧合成就神秘與傳奇,留給世人對“人間四月天”的永恒想象。

    想要揭開曆史的神秘麵紗,探尋一代傳奇才女林徽因的曆史“真容”,那麽便不得不從他的祖父輩們開始抽絲剝繭,慢慢尋覓她的曆史影像。如果說林徽因是春光絢麗的“四月天”,那麽她的祖父輩們應該就是農曆二月喚醒第一聲春雷與蟲鳴的“驚蟄”。而在那個曆史時期,代表“春雷與蟲鳴”的聲音無疑是革命的熱血之歌。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是光緒年間的進士,出仕浙江後一直在此地為官,曆任浙江海寧、孝豐、仁和、石門、杭州等地方官員。由於出身詩書世家,林孝恂在為官期間格外重視興辦當地教育,尤其注重獎勵提拔寒門學子。1902年,在任石門知縣期間,林孝恂將當地的傳貽書院改為了石門縣學堂。新開辦的石門縣學堂摒棄了落後的舊式教育,納入了更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的新式教育體係學科,開創了當地的新學之始。

    清王朝覆滅後,林孝恂攜家移居上海,在上海入股創辦了商務印書館,積極地推進了我國的現代出版事業。縱觀林孝恂的這些行為舉措可以看出,他雖然並不是一個激進的革命者,但他思想開明,善於接受和吸收先進的新思想、新事物,具有一定改革思想,是一個勇於推陳出新的實幹家。林徽因在她日後從事的事業中所展現出來的務實性格,很大一部分是源於林孝恂的言傳身教。林孝恂在曆任浙江各地地方官時,林家與當地的名門望族,尤其是以是以詩書傳家的文人家族交往甚深。譬如,杭州的錢氏家族,海寧的查氏家族和徐氏家族等。其中,與林家交往最深的便是海寧徐氏家族的大才子徐誌摩,他是林徽因父親林長民的學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