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林徽因與徐誌摩:或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上)(1/5)

作者:小小蘇字數:14824更新時間:2023-10-08 17:35:36

    自古才子多風流,傷秋悲春自逍遙。曆史上下五千年,風流人物數不勝數。但是能讓人耳熟能詳的卻沒有幾個,林徽因和徐誌摩的故事算是近代曆史上被大家討論最多的一段情感佳話了。在這段跌宕起伏的感情中,有幾個人物不得不提,他們便是溫柔賢惠的張幼儀、才華橫溢的王賡,以及浪漫多情的陸小曼。

    如果說林徽因是天上的雪蓮,那麽張幼儀就是家養的月季。她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低調有煙火氣,富有涵養卻不外露,可以稱作是家家戶戶都喜歡養的花草,亦是很多人都鍾意的賢妻良母型人選。偏偏不走尋常路的徐誌摩卻不喜歡,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以及生活經曆中窺探一二。

    徐誌摩出生於富商之家,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家裏有醬園和錢莊等產業,而他更是家中的長子長孫。徐誌摩父親的第一任妻子沈氏沒有生孩子,於是續娶了第二任妻子錢氏便是徐誌摩的母親。這樣的出身簡直和林徽因一模一樣,林徽因的母親也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同樣是第一任妻子不能生育。不過不同的是,徐誌摩的母親生了長子長孫,而林徽因母親並沒有。相同的經曆過更容易產生共鳴,或許在倫敦的某一個午後,兩個人互訴衷腸時,也交流了多妻家庭帶來的陰影和壓力。

    一生一世一雙人,這是多少女人的夢想,可文化使然,傳宗接代是永不落伍的話題,多子多福這樣固執且傳統的觀念影響著每一個人。怎麽才能多子呢,其實很簡單,多娶幾個妻子便是了。於是便有了千千萬萬個女人獨守空閨的暗自神傷,她們的心裏牽掛著男人,男人卻在另一個女人的房中談笑風生。

    林徽因和徐誌摩徹底分開的原因之一便是童年陰影,林徽因是長女,即便長相清麗,聰明絕頂也不能讓母親獲得幸福。她的母親不能討父親和家中長輩的歡心,所生的弟弟妹妹又相繼夭折,接連打擊更是讓母親愁眉苦臉,每天絮絮叨叨的抱怨命運和生活的不公。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但是坎坷的命運卻基本一樣,所以林徽因的父親每日在外奔波,回到家裏自然不願意聽一個女人的哭訴,以及望著一個始終不變的哭喪臉,當然解決此事的辦法很簡單,再娶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妻子便是了。有了新歡,自然就忘了舊愛,所以幹脆把不討人喜舊愛被“打入冷宮”便是。那就完美的做到了,此生不見、互不虧欠了。

    小小的林徽因總能聽到前院闔家團圓的歡聲笑語,她敏感聰慧,從家中人的態度和口中能猜到自己和母親的處境。她不敢問母親為什麽父親不喜歡自己,為什麽父親不能抱著她講故事舉高高。忍耐成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課,幸運的是老天爺是公平的,沒有父親的關愛,有超出常人的智商和理解力。入學時,家中長輩發現了林徽因才華,醜小鴨變天鵝隻需在一瞬間,她終於不用再困於內院之中,可以翱翔於天地之間,展示自己的美麗,創造自己的天地。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曆,共情能力極強的她不忍心傷害另一個女人。她不能從別人的手中搶走丈夫,讓這個女人成為另一個“母親”,在後宅中愴然涕下,渾渾噩噩度過一生。男人和女人中間天生隔著一層紗,是思維方式的不同,也是社會寬容度的不同,更是生理結構上的迥然。

    回望五千年曆史,人們對於男人總是更寬容一些。身為長子長孫的徐誌摩,得到了全家的關注和期望。四歲之前,徐誌摩幾乎是在祖母和母親的臂彎中長大的,兩個女人把所有的精力關注於他身上,不管是作息時間和喜怒哀樂,都以徐誌摩的意向為準。在這樣氛圍中長大的徐誌摩自然會有些嬌縱和任性,也為他日後行事風格埋下了伏筆。

    不過兩個女人在規矩上教養還是很嚴格的,徐誌摩剛開始牙牙學語時,母親便教導他說叔叔伯伯等敬語。和女人的想法不同,女人想的是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男人想的是建功立業考取功名。同在一個鎮上的蔣家多出讀書人,查家更是一朝十進士,兄弟三翰林。族中表親考取秀才後,徐申如更是對自己的兒子充滿了期待。穿著開襠褲,含著手指隻會叫媽媽和祖母的徐誌摩被父親送到了私塾裏,那一年他才三歲。一般人家的孩子四五歲去學堂開蒙都算是比較早的了,不過徐誌摩承擔著整個家族的期望和常人自然不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