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費正清、費慰梅夫婦:誌同道合,深情厚誼(1/4)

作者:小小蘇字數:10346更新時間:2023-10-08 17:35:38

    在那個各種思潮風起雲湧的時代裏,各個領域的文化名人大家人才輩出,性格豁達、健談,自身才華出眾同時又擅長交際的林徽因,因而擁有著龐大的朋友圈,且都是各行業領域的專業大家:新文化運動先驅胡適、社會學家張奚若、哲學家金嶽霖、物理學家周培源、考古學家李濟、文學家沈從文,以及當時清華、北大的很多教授學者等,都是北平北總布胡同三號,或後來清華大學新林院八號的常客。

    而在林徽因的眾多朋友中,美國人費正清、費慰梅夫婦有著獨特的地位。尤其是費慰梅,可以說是林徽因最親密的女性朋友,或者也可以說是林徽因唯一能夠稱之為閨蜜的朋友。能夠讓當時萬千才子為之傾倒的林徽因,是一個特別容易被其他女性嫉妒的對象,也因此她的女性朋友緣並不算好。

    林徽因與費正清、費慰梅夫婦結識於1932年,據說是因為參觀畫展的一次偶遇,讓這兩對都熱愛繪畫的夫妻初次相遇並結緣。更加巧合的是,費正清、費慰梅夫婦也住在北平的一套四合院裏,距離林徽因北總布胡同3號的家隻有幾百米。除了熱愛繪畫,這兩對夫妻還都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學貫中西。因為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很快就成了密友。

    費正清、費慰梅這兩個中文名字便是梁思成給他們取的,說起來這也是一件趣事:費正清來中國後給自己取了一個“範朋克”的中文名字,梁思成笑稱若是不仔細“範朋克”就會聽成“番邦客”,這可不是一個太友好的名字。於是梁思成根據他們名字的音譯給他們改了,後來一直用的這兩個中國名字。

    當時,費正清、費慰梅剛剛來到中國北平,一邊在清華大學學習漢語,一邊做有關中國問題的研究。不過那時候,他們初入中國中文水平還不太好,再加上對中國社會的深入性介入不足,因此他們即便身在中國,卻總有一種遊離於中國社會之外的感覺。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所進行的中國曆史及問題的學術研究。得知費正清、費慰梅正麵臨的學術困境後,林徽因主動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並給他們介紹了很多不同領域的中國學者進行交流探討,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水平很高的林徽因還經常給他們充當翻譯。很快,費正清、費慰梅就融入了林徽因的朋友圈,成為了北總布胡同3號梁家“周六文化沙龍”的常客。

    費慰梅後來回憶道,正是得益於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他們所介紹的朋友們,經過與這些中國本土眾多領域專家學者的深入交流,費正清、費慰梅夫婦才能快速了解中國、解析中國文化、融入中國。每每回憶起這些往事,費慰梅都會特別提到林徽因對他們夫婦的幫助,並感慨萬千,盡管初識之時誰也不會想到這份友誼會持續很多年,但相處不到一年,她便已經認定了林徽因一定會成為自己一生的摯友。林徽因真的太有魅力了!跟這樣有趣的靈魂交朋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林徽因不但將費正清、費慰梅夫婦介紹給了很多北平的文化學者,帶領他們進入了中國知識分子階層。還帶著他們深入了中國偏遠的農村地區,近距離地使他們感受到了真正的鄉土中國情韻。一次在去山西考察古建築的時候,林徽因邀請了費正清、費慰梅結伴同去。在這個過程中,費正清、費慰梅第一次見識到了軍閥混戰下的中國鄉村現狀,也第一次真正認識到了鄉土情懷在中國人骨子深處的烙印。這對於費正清後來有關中國近代史的寫作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北平住了幾年後,有時候費慰梅甚至會產生錯覺,感覺自己已經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早上,她會約林徽因帶她到處品嚐北平的早點,油條、焦圈、鹵煮、豆腐腦,還有味道酸餿怪異的豆汁兒,她們都樂此不疲的品嚐過。下午,費慰梅則會騎著自行車到林徽因家裏,熟悉了之後她從來不用敲門,在門口高喊一聲“林,吃了沒有”後就直接穿堂入室,盡管那個時間點根本就不是吃飯時間,但費慰梅還是會這樣喊一句,因為中國最好的朋友之間串門都是這樣操作的。看到費慰梅到來,林徽因會泡上兩杯茶,兩人夏天坐在院子裏的陰涼地、冬天坐在太陽下,然後就開始了閨蜜間的竊竊私語。她們的竊語其實很大聲但也不怕被聽去,因為她們大多數時候都會用英文交流。一是因為林徽因的英語水平要比費慰梅的漢語水平高很多,二是不怕她們的談話會被家裏的傭人還有孩子聽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