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路之人(2/3)

作者:顏無恥字數:7946更新時間:2019-11-05 14:30:40

    掌燈皺眉,裝做思考。

    “大火燒起之後,介子推的第一個想法便是把母親送出去。百善孝為先,介子推是個賢臣更是個孝子,絕不會讓母親跟著自己受苦遭罪。”地藏王菩薩微微點頭,“可是,他們走不出去。”

    “火太大了嗎?”那時的掌燈十分“受寵”,地藏王菩薩基本不讓掌燈進行深思。

    “隻是其一。”地藏王菩薩的臉色沉了下來,“他們出不去了,因為他們看見了大火之中的綿山。”

    “大火之中的綿山?”掌燈疑惑更甚,“什麽意思呢?”

    掌燈的記憶到此為止,好像地藏王菩薩解釋過,好像又沒有解釋過

    中元節。

    凡間也稱七月節。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羅王便會下令打開地府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府的冤魂厲鬼走出鬼門關,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因此,人們認為七月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遷移。

    據,當時佛陀的弟子“大比丘目犍連”施展眼神通,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卻發現母親已經因為生前的種種罪行而墮入餓鬼道,變成了喉嚨細如葦管,肚子卻如水缸般巨大的餓鬼。

    目犍連找到母親,用缽盆裝滿飯菜給她吃,而飯菜剛到母親眼前就變成一堆火炭。目犍連隻好向佛陀求救。

    佛陀被目犍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佛盂蘭盆經》。

    按照指示,目犍連與眾僧人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裝滿百味五果、飯食素齋,供奉地府裏的眾生。

    挨餓的眾餓鬼終於得到了食物。因此,佛家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凡間所的“鬼節”。

    “掌燈娃娃,你可知道‘尊者目犍連’?”地藏王菩薩問掌燈。

    “自然是知道的!”掌燈挺足了胸脯,“我佛如來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行孝第一!”

    “不錯!”地藏王菩薩點頭,“可你知道為什麽凡間認為酆都城隻有一個閻王?”

    “為什麽?”掌燈似乎意識到些什麽。

    “因為有那麽一段時間,酆都城確實隻剩下了一個閻王,其它九個消失的閻王都曾拘禁過目犍連的母親。”

    寒衣節。

    古人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為九月之後氣轉涼,人們擔憂祖先在冥間缺衣少穿,因此祭奠之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這其中,還有一個有些玩笑的故事。

    野史記載,改良造紙術的“蔡倫”有位大嫂。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造紙。

    蔡莫是個急性子,工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著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張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隻好對著一屋子的廢紙發愁。

    眼見就得關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了個鬼主意。

    一深夜,蔡家大院裏響起了驚動地的哭喊聲。鄰居們嚇得不輕,次日一早,趕緊跑過來探問究竟,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

    隻見當屋一口棺材,蔡莫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棺材裏忽然傳出了響聲,隻聽慧娘的聲音在裏麵叫道:“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