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355 大河漕幫(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958更新時間:2020-04-28 17:06:33

    運河漕運的剛需就擺在那裏,幾乎一年四季都需要有足夠的人力差使。所以,李潼覺得他組織一個相對專業的漕幫,也是利國利民的大計。

    故衣社在兩京之間已經頗成規模,人力並不缺少,而且許多人都無田可耕。將這些人納入到漕運體係中,就算做不到物流天下,搞搞兩京之間的漕運包工,既能維持一份生機,也能培養出一定的組織性。

    至於說這麽多壯勞力聚集在一起,會不會引起官方警惕?

    首先,誰也不會傻到成千上萬的壯勞力全都堆在大河兩岸供人檢閱,一定程度的分散那是必須的。隻要小隊規模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官府才懶得過問。

    別的不說,河東那些鹽池,哪一處不是成百上千的勞工在晝夜勞碌,你去查聚眾謀反罷。

    其次,李潼也是等到他在官方的影響力已經具備一定火候,即便發生什麽意外,能夠作出補救掩飾,才會打這個主意。

    而且,這個漕幫的大本營,李潼也不打算放在兩京和他目下仍然鞭長莫及、且利益糾葛更複雜的大運河沿線,而是兩京之間的河東蒲州。

    一方麵自然是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大河漕運的一個重要節點,另一方麵自然就是有鹽池之類的掩飾,可以更得方便。

    講到這裏還得提上一句,那就是到目前為止,鹽仍然沒有被收為官營,那是開元之後的事情了。

    早在西京的時候,李潼便讓他二兄李守禮聚集那些關隴勳貴子弟們要在河東販鹽。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他也沒想到自己回到神都一折騰,把自己封國折騰沒了。至於那些勳貴子弟們,湊熱鬧是可以,白手起家的搞事業則就為難他們了。所以這件事一直到現在為止,都還處於擱淺狀態。

    不過現在,倒是可以兩事並作一事,把這項事業搞起來。此前李潼謀劃此計的時候,還是貪求一點他封國於彼的便利,但現在步子可以邁的大一點,可以直接把他的人安插在河東。

    現在,王仁皎等人都已經回到神都,且已經通過了銓選,但卻還沒有授官。

    李潼就是在等河東出缺,蒲州八縣一州城,能管事的上百個官員,他就不信年前年後這段時間,就沒有一個有點五癆七傷,隻要騰出位置,老子就插人進去!

    之前李潼還在考慮該派誰去主持這件事,田大生等人忠誠是足夠,但要放在河東那個四通八達的地方,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必然更多,李潼有點不放心。

    恰好現在李葛入都,李潼與他交談一段時間,覺得這年輕人不錯,可以先派過去試用磨練一番。

    李葛聽說不讓他再回隴右,神情不乏失落,但沉吟片刻後還是悶聲道:“郎主覺得我能做,屬下一定盡力而為!”

    61794/526460322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