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章 大學競爭的發展論(1/5)

作者:安心字數:13888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4

    比較,是人類進行認識的一種基本的思維活動。借助比較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概括總結曆史的經驗和教訓,揭示不同時代大學競爭演變的時代特征和要求,傳承成功的經驗,修正錯誤。現代大學是以西方學術模式為框架構建的,人們很難超出歐洲早期大學的範圍追溯其起源。哈羅德·珀金認為:“一個人如果不理解過去不同時代和地點存在過的不同的大學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現代大學。”透過大學競爭起承轉合曆史的內在發展邏輯,可以不斷提高大學競爭的實力和效益,大力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向前發展。

    一、朦朧性:中世紀大學競爭的基本特征

    教育史家所說的中世紀大學是指12世紀至16世紀歐洲產生的大學。其實,最早的中世紀大學誕生的準確時間很難確定,但史學家一致認為,大約在11世紀末12世紀初,大學就在歐洲出現了,到13世紀進入它的發展巔峰,最具代表性的最早的中世紀大學一般認為有五所,即意大利的薩萊諾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和蒙比利埃大學,以及英國的牛津大學。至16世紀末,歐洲共有79所大學,其中不少發展成為現代著名的高等學府。

    11世紀,當一群年輕的僧侶集中在中世紀的修道院中研究“一根針尖上是否可以站立著7位天使”時,他們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會給整個人類文明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這種把聰明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傳授學習神學知識的方式卻造就了大學的最初形態,它是黑暗漫長的中世紀裏最偉大的遺產。美國的《生活》雜誌把“大學”視為這一千年中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因為“它創造了一個延續整個世界文明的場所,也培養了大量全麵了解這個世界的智者”。

    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15世紀、16世紀歐洲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之前,在這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史稱“中世紀”時期,在歐洲又稱“黑暗時代”。中世紀大學在西方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中世紀大學不同於以往作為地區性教育機構的教會學校,它以傳播知識、研究學問為目的,並以西方各國通用的拉丁語作為教學語言,所以可以不分國別、地域、民族和種族招收學生和聘請教師,從而具有跨越地區和種族的學術團體的地位。中世紀大學肇始便形成的開放性等特點,對活躍當時的思想文化活動,發展科學知識,促進城市的發展和繁榮,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以及為日後的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奠定基礎等方麵都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

    可以說,歐洲許多國家近現代大學的一些主要特征和風格基本上源於中世紀大學,是在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逐漸形成的。然而,中世紀的大學競爭在許多方麵又不完全等同於近現代大學的競爭,正如法國著名史學家雅克·勒戈夫寫道:“大學社團組織的起源,正如其他職業的社團組織那樣,常常很難弄清楚。它們靠積累的成果通過每次都提供的可能的偶然事件,慢慢地組織成功。這些成果經常在事後才以規章製度的方式固定下來。”

    由此,謝安邦教授認為,中世紀大學的起源絕非古代高等教育曆史自我發展和邏輯演繹的必然結果,就此而言,它的產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即使是作為一個偶然性的曆史選擇,它也是特定社會背景下的產物。換言之,正是特定的社會曆史背景,才為大學的出現提供了一定的生成條件。

    中世紀大學誕生於西歐黑暗時代的背景之中,形成和發展於簡單商品經濟階段和教會剛剛從封建貴族製中獲得解放的曆史關節點上,在政教夾縫之間求生存,中世紀大學的創立不僅是宗教、政治鬥爭的產物,而且是商品經濟作用於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公認的曆史範例,但是,由於宗教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強大的勢力和具有跨國性的特點,教皇往往淩駕於國王之上,大學實際上淪為宗教的奴婢,大學競爭的基本特征自然也難脫其軌。簡單商品經濟階段,複雜人才和科學技術還沒有“商品化”,大學培養的高級人才仍逗留在商品生產和流程過程之外,大學遠離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實際和需要,禁錮於“象牙塔”之中,因此,從大學校際競爭的角度看,這一時期大學有其自然生成性,中世紀大學競爭屬於大學競爭的朦朧狀態,沒有形成明確的競爭目的、方向、組織形式、方式等。縱覽中世紀大學發展和演變的軌跡,我們認為中世紀大學競爭主要有如下幾方麵的特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