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章 大學理念之爭(1/5)

作者:安心字數:17970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4

    一、大學理念的概念

    “理念”一詞是在西方產生和傳播開來的一個概念,也是“形而上”的精神、意識層麵的一個上位性、綜合性結構概念。《辭海》1979年版和1999年版均有將理念與觀念、思想、理想等同或互換之意,隻不過理念更為抽象、更為深刻、更富於理性色彩。它源於實踐,而高於實踐,來自實踐,而引領實踐,是理論化、係統化的,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延續性的認識、理想和觀念體係。

    因此,有學者認為,教育理念是指引人們從事理論探究和實踐運作的航向和目的,是教育思想家及其整個民族長期蘊蓄和形成的教育價值取向的反映、體現和追求,是關於教育發展的一種理想性、精神性、持續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範型,具有導向性、前瞻性、規範性的特征。建立在教育規律基礎之上的科學教育理念,作為一種“遠見卓識”,作為引導和鼓舞人們為之長期奮鬥的教育理想,作為正確反映教育本質和時代特征的內在動力,蘊涵著教育發展的思想,指明了教育前進的方向,體現了教育追求的終極關懷。

    如果從“應然”的角度來理解大學理念的話,大學理念可以界定為:人們對那些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曆和學位教育的綜合性、多學科全日製普通高等學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觀點或哲學觀點。

    從表現形式來看,大學理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體現在國際性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和會議所確定的高等教育政策方麵;二是體現在國際性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和會議所確認的世界性教育發展思潮和趨勢等方麵。

    大學理念主要研究大學在其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問題,涉及大學的性質與目的、職能與使命等,從根本上回答大學是什麽的問題,揭示大學的性質,反映人們對大學的追求。大學理念具有四個特征:(1)共性特征,即有著“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的一套核心觀念體係,這些核心觀念具有永恒的意義;(2)時代性特征,即大學理念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賦予新的內涵;(3)社會性特征,即大學的發展要受特定社會曆史,文化傳統的影響,大學的理念就是其國家、社會和民族文化精神最集中的表達;(4)個性特征,即不同的大學在其發展中受其自身傳統的影響,會形成不同的院校特色和不同的辦學理念。

    二、當代世界大學理念對大學競爭的影響和作用

    潘懋元教授認為,如果說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理念有其自然生成性,那麽以19世紀初洪堡創建柏林大學為標誌,大學校長和教育家則開始對大學理念進行自覺的探索和追求。當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尤其是下半葉以來,高等教育的理念與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就更為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了。有沒有正確的發展理念越來越成為任何一所大學能否獲得發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於高等教育的“高深學問”問題,布魯貝克的解釋是,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的“高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狹窄深奧”,“而是由許多專門知識——這些知識有的較深奧,有的較淺顯一一組成的。”

    有學者認為,社會需求對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形成的影響和作用有三個特點:

    第一,廣泛性。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和發展,幾乎都與社會需求有著或多或少的聯係。這是因為在高等教育成為現代社會的中心的條件下,高等教育的任何方麵不可能不與社會現實發生聯係,高等教育的發展不能不著眼於社會需求。

    第二,長遠性。如果說社會需求往往是現實的和功利的,那麽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對社會需求的回應,則並不是著眼於短期的或直線式的,而是強調從長遠的角度和深層次來考慮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的關係。比如,它強調應從長遠的觀點和廣義的角度處理高等教育與產業界的關係,主張超越純粹的經濟考慮而注重深層次的道德和精神問題來解決現實社會的價值危機等。從更廣泛的意義而言,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適應社會的現實需求與保持高等教育的獨特品質、充任社會的良心和履行對社會的批判功能這一“兩難”問題上,作出了較好的平衡和兼顧。也就是說,它主張高等教育既要主動回應社會需求,但又不能對社會需求不加選擇地“有求必應”。對高等教育來說,與社會需求保持適當的張力是必要的,否則,高等教育的發展將可能迷失自我,不能全麵地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實踐性。社會需求對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形成的影響和作用,還有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即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形成過程的偶然性。這種偶然性實際上表征了社會現實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一個主要體現就是高等教育理念來源於實踐,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偶然形成或得到發展和強化的。如美國高等教育史上一些著名的訴訟案,它源於某個具體的事件,但判決的結果,或導致新的高等教育理念的誕生,或使傳統的高等教育理念得到強化。人們常用“實踐呼喚著理論”來說明理論產生的一個重要源泉——社會實踐,這對於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產生和形成,同樣適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