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章 大學資源及其配置(1/3)

作者:安心字數:6760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4

    一、大學資源的有限性與需要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

    為什麽要研究大學教育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為何如此重要?這是因為,無論是從教育的生產、交流、分配和消費的過程看,還是從宏觀、微觀層麵的教育活動看,抑或是從改善大學與大學、大學與社會關係來看,都會遇到教育資源稀缺問題。可以說,大學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既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也是一個普遍規律。稀缺性和無限性是大學教育活動中的基本矛盾。

    由於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用來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高等教育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又表現出無限性傾向。因此,在高等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有限性與需要的擴張性和無限性的矛盾。為了緩和或解決這個基本矛盾,也為了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我們不得不對各種已有教育資源實行優化配置,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取盡可能多的收益,因此,選擇競爭機製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二、大學資源的配置:政府主導與市場機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該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教育經費主要由政府提供,就全社會整體而言,教育的定價或消費主要由政府調控,而不是由市場供求決定。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並不否定市場機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場化改革已經取得長足進展。據研究,中國市場指數已經由1978年的18.39%上升到50.25%,市場機製已經在市場運行當中起基礎性支配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已經初步建立。這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曆史經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極大地得益於市場化進程的推進。

    胡鞍鋼教授認為,未來20年,中國將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將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中國教育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並成為教育資源開發的重要機遇。

    首先,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效應,提高有限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特別是要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領域發揮市場的作用,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製,促進教育資源向高效的教育機構轉移,淘汰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低效的教育機構。

    其次,發揮市場的資源調動效應,吸引社會資源投資教育與人力資本開發。目前,我國私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2%,占全社會教育總支出的比重不到1/3。這一比重遠遠低於其他國家私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1968年、1985年和1995年韓國私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46%、6.59%和6.79%。因此,我國私人投資於教育的潛力還很大。因此,推進市場化進程,以高效的教育供給吸引更多的教育投入將能夠極大地增加中國的教育發展資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