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章 無形資源的競爭(1/3)

作者:安心字數:7246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4

    傳統資源觀習慣於將資源鎖定為有形實物,如礦產、森林、水力資源等,這種觀點映射在高等教育領域,就是將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視作大學的全部資源,這是在資源問題上的一個誤區。在知識經濟時代,資源概念的外延進一步拓寬,內涵更為深化。有用性是資源的基本屬性,資源已不僅僅局限於自然資源或物質形態的資源,也涵蓋了社會的、無形的資源。與有形資源相比,無形資源的概念外延更為寬泛,它泛指一切給組織帶來影響且無物質形態的資源要素集合。無形資源最本質的特點是無物質形態但具有價值貢獻,並對組織的運行、發展起重要作用。如果說,有形資源像人體器官的話,那麽,無形資源就如人的靈魂、思想、知識與理念,二者猶如人體與靈魂一樣互相依附,不可分離。

    大學的無形資源是其內在價值的體現與依附,與其他社會組織一樣,大學的無形資源的內涵也十分豐富。限於篇幅,這裏主要探討大學的製度資源、文化資源和聲譽資源。

    一、大學製度資源

    (一)現代大學製度:重要的無形資源之一

    教育製度是一個國家各種教育機構及其教育規範體係的總和,大學製度衍生於國家教育製度。一般認為,現代大學製度具有如下特征:①保障性。先進的教育思想的落實與轉化,有效的教育活動、教育改革的開展,都必須在教育製度的切實保障下進行。②規範性。製度的本質是規範,它通過剛性的約束機製為人們的教育行為設定邊界,提供了可能的空間。③整體性。教育製度具有整體性的目的、功能、性質。④能動性。製度內含著價值導向和獎懲機製。科學的教育製度不僅可以廣泛調動積極性,而且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效能。⑤開放性和可變更性。現實教育製度有暫時的封閉性和孤立性,但一個係統、一種製度若想生存發展,必須與環境進行物質和信息的交流,同時不斷地根據環境的變遷對自身內部要素和結構進行調整改革,這種過程其實就是創新。因此,教育製度創新是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

    正是由於大學製度的內在特征,決定了它是大學競爭的重要的無形資源之一。具體而言,從理論方麵分析,首先,科學、合理的大學製度可以節約教育中的人員組織成本。即能以較低的組織成本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教師教的積極性、社會參與的積極性等。其次,科學的製度可以降低有形資源的配置成本,順利實現有形資源的優化配置。再次,大學製度明確、穩定的特性可以減少不確定性,提高教育發展的可控性。此外,大學製度的剛性約束機製有利於降低其本身的維護成本。在實踐當中,人力162資源的建設,財力資源、科技資源的發展與配置都受到製度的製約,沒有製度的創新,這些大學競爭的基礎性資源都將失去支撐,失去其原本的功能與作用。

    (二)製度創新:大學競爭的內生變量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路拉斯·諾思曾提出過一個重要論點,即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製度因素。若從高等教育領域分析,製度因素同樣是現代大學發展的關鍵和決定性因素。假如沒有製度創新,不能把大學的計劃體製真正轉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市場體製,大學將依然是政府的附庸和職能延伸,是遠離社會的象牙塔和固守“高深學問”的遙遠殿堂。製度創新,一方麵提供了大學發展的基本環境與條件;另一方麵,通過製度創新,確立了大學相對獨立的法人實體地位,初步實現了依法治教,這為大學競爭奠定了製度基礎,提供了大學競爭的製度保障。所以說,製度創新是大學競爭的內生變量。因為,真正的競爭是以競爭參與者的“獨立”和“自主”為前提的。隻有具備了獨立的利益目標和行為權利,競爭者才能形成內在穩定的競爭動力,自主地展開競爭活動。並且,隻有在健全的法律規則約束下,才能體現公平、公正的競爭準則,才能形成良性競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