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2章 不破不立(3/3)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7148更新時間:2020-04-14 15:39:28

    在整體樓那麽重的情況下,地基的麵積隻會比以往所有建築都大。承重筒縮小的話,其與地基的連接部分,就像是一根針紮在一片鐵片上,本身的扭矩風險多大?如果風力大一點,八百米的樓體杠杆扭矩,豈不是直接把地基和承重筒的連接部……”

    “誒,童院長,集思廣益嘛,有問題我們就解決問題,新方案風險肯定一大堆,這是一個不破不立的過程,請你稍安勿躁。”

    幸好,作為甲方的顧鯤,及時提出了製止,他還順勢在紙上花了幾筆示意:“往年的方案,承重筒圍住的麵積,跟地基的麵積,確實是比較近似的。不過,承重筒截麵明顯遠遠小於地基,也不是不能做。

    我這個想法,可能是靈光一閃,你們別介意,就當是提供一種思路。比如說,我們把地基做得也有一些錐度,是慢慢斜著擴張的,用鋼筋鋼板圈住,就像那些七八十米高的風力發電機立柱的地基,這樣最多浪費掉地下幾層的空間,但應該可以把承重筒與地基連接部的扭力分散問題解決掉。”

    這套方案,用語言描述外行或許難以看懂。不過到網上搜搜那些風力發電機的地基施工視頻,原理就理解了。抖音上這種各行各業的視頻多得一批。

    顧鯤的方案,其實就是把摩天大樓的承重結構,視為一個放大、加固版的風力發電機罷了。

    世上還有哪一類建築物受到的風力杠杆扭矩,會比等比例的風力發電機還大?事實上,後世滬江中心大廈和迪拜塔,在內部承重筒和地基的連接結構上,就是用的這類原理的結構。

    “把摩天大樓當成一個杆高800米的風力發電機?”童院長聽得迷瞪狗帶,偏偏他的專業素養告訴他,這個思路是很有戲的。

    當然,具體還需要非常紛繁複雜的計算和設計,這裏隻是一個思想,還遠遠沒法落地。

    “交大出人才啊,我們同濟服了。”沉吟半晌之後,童院長慨然長歎,他還以為顧鯤的這些見解,完全都是交大念海洋工程念出來的。

    顧鯤拍拍對方的肩膀:“誒,童院長過謙了,我不過是愚者千慮,偶有一得。正因為我對這個行業原先那些慣例不了解,所以才有天馬行空的想法。真要把技術落地,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專業人士,何必妄自菲薄呢。”

    童院長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帶著下屬默默估算了一下。

    原先很多需要糾結權衡的指標,包括地基本身的處理,在這種新思路下,似乎都有解了。

    而且,蘭方地處北緯3度,跟北緯1點5度的李家坡氣候環境類似,基本上是在赤道無風帶上了。

    即使現在還沒有精確評估當地氣象數據,樓梯承重、杠杆扭矩,應該都是沒問題的。地基打深一點,那就是世界第一高樓的優良孕育土壤。

    61401/53585802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