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鹽、船(2/2)

作者:一臉邋遢字數:5102更新時間:2019-11-12 16:54:44

    鑄造時,鐵水衝擊模具,炮膛偏心,廢品率達七成。

    運輸也貴,從軍器廠到津衛,人吃馬嚼的,每裏路要分銀子。

    再裝船運到即墨,這就沒法算了。

    算下來,一門炮要150兩左右的銀子。

    不過還是比銅炮便宜。

    銅本身就可做貨幣,大明又缺銅,因此銅價高達每百斤11兩銀子。

    海船命名也簡單,抄襲後世就是,州、府、省三級命名法,比如這艘就叫易州號。

    這麽粗俗?

    卻把宋紀、張一龍的下巴差點驚掉了。

    再交代一些細節後,朱由檢叮囑二人:“加緊訓練,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明年可能會用你們運送輜重,最遲後年就會有戰船戰鬥。”

    “末將必定不會令陛下失望!”

    二人對視一眼,都覺得興奮的很。

    他們可不是大明混吃等死的邊軍,心中還有著靠軍功搏一個公候的想法。

    -----

    次日,與曹化淳一道再看鹽場。

    曹化淳經過一個月的調查,粗略的了解了一些情況。

    長蘆都轉運鹽使司總理鹽區事務,下設滄州青州兩個分司,長蘆直沽兩個批驗所。

    幾經裁革,現在還有0個鹽場,其中津衛附近有5個。

    津衛鹽場,沿著海岸綿延一千三百多裏,適合曬鹽的地方,幾十萬畝總是有的。

    各鹽場多有曬鹽者,或一畝做一池,或三四畝做一池,隔開做大中三段,次第飲水入內以曬鹽。

    也有挖掘四五個池子的,曬法都是一樣的。

    也有缺點,就是耗資大。

    開挖耗資不必。

    而為了引海水方便,鹽池必須靠近海邊,地勢低窪,飲水渠與鹽池經常被海潮與大雨衝垮。

    這時候,單靠一家一戶是無力承擔修複的費用的。

    攤上這事,鹽戶除了賣地便是逃亡。

    同樣因鹽池必須靠近海邊,如果大規模購買灘地曬鹽,必然會綿延幾十裏幾百裏。

    而這,在管理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勉強去做,成本也會居高不下。

    而且,鹽這東西太依賴水運,這又決定遠離水運的鹽場無利可圖。

    因此,曹化淳並不看好此事,建議招募百姓自行掘池曬鹽。

    朱由檢不以為然,後世一個大鹽場就能供應幾個省的食鹽需求,也沒見綿延幾百裏。

    不就是引水的問題嗎?

    這個簡單,沒有水力,可靠近海邊有風力啊!

    曬鹽過程中,最耗人力的就是引海水入池,有了風車會大幅度減少人工。

    投資是高了,不過減少了人工,提高了曬鹽的效率,估計也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買地吧,至少百十頃,千餘頃也不嫌多,從海邊開始,一二裏內都可以。

    買了地就開工,優先招募流民開挖溝渠、鹽池,整修道路。

    去工部調一些工匠來規劃道路與鹽池間距,設計風車與水車。

    朕要你在明年曬鹽季節之前完工。”

    “臣遵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