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六章 沉沒在海底的“人間天堂”——大西洲之謎(1/2)

作者:董淑亮字數:5364更新時間:2023-10-18 11:59:05

    小問號

    如果我們轉動地球儀,再沿著北緯30°線慢慢尋覓,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距今12000年前於“悲慘的一晝夜”間沉沒於大海中的“亞特蘭蒂斯”(也譯“阿特蘭提斯”或“亞特蘭特提斯”)大陸,這就是經常掛在人們嘴邊的“人間天堂”——“大西洲”。它是海洋世界中誘惑人類的最大謎題之一。傳說,沉沒的大西洲位於大西洋中心附近。可是,千百年來,人們眾說紛紜,而且越說越玄奧,越神秘,使“大西洲”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人們,難以忘卻,難以割舍……

    第一個描寫大西洲的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他在名著《克裏特阿斯》和《提邁奧斯》中稱大西洲具有高度發達的文明,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不僅有華麗的宮殿、神廟等,而且神殿是以黃金、白銀、象牙,或如火焰般閃閃發光的名叫“歐立哈坎”的金屬裝飾,足見它的文明和富有。那裏還建有造船廠、賽馬場、兵舍、體育館和公園等等,是一個美麗、技術先進的島嶼。因為一場火山爆發引起的大地震及洪水,使大西洲在頃刻之間便永遠沉入了海底。

    可是,世界至今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柏拉圖所描繪的大西洲是一座理想之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人間天堂”,它隻是神話世界或虛構的令人永世向往的神聖樂土。另一種觀點認為,它一定存在過,隻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把它吞沒在大海裏而已。至於它沉沒在哪一片海域,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主要有六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大西洲沉沒在塞浦路斯海域。美國探險家羅伯特·薩馬斯特在他出版的《發現亞特蘭蒂斯》一書中認為,通過研究拉圖提供的亞特蘭蒂斯的“線索”,有45個線索顯示它位於塞浦路斯南部海域,並稱海洋影像圖顯示的塞浦路斯古代地貌與柏拉圖描述相符合。他的主要依據是地中海盆地古時曾發生“洪水大災難”,與柏拉圖說有一場特大洪水“吞沒”亞特蘭蒂斯島,以及聖經大洪水的說法相符合。

    第二種觀點,認為大西洲沉沒在克裏特島附近。這種觀點影響最大。1900年,英國的考古學家亞瑟·艾邦斯,在克裏特島上挖掘到與猜想相符的米諾亞王大宮殿。這座宮殿麵積為4000平方米,是棟3層樓的建築物,內部除了有石柱支撐的天花板和樓梯之外,還有巨大的武器庫、戰車庫、糧食倉庫、國王的寶車以及塞滿了記載著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他認為這就是米諾亞文明的中心地。可是,克裏特島是被岩石埋葬的,並沒有沉沒在海洋裏。1967年,希臘考古學家史匹利頓·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決此矛盾現象的新遺跡。那就是位於克裏特島往北約120千米處的桑多裏尼島,它是由3座小島所組成的火山島,在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場大爆發,使得島的中央部位炸毀,所以才變成今日的3座小島,並引發海嘯吞沒了島上的文明。在厚達50米以上的火山灰下考古學家發現的亞克若提利遺跡,確實與克裏特島相同,全都有雄偉壯觀的石造建築物、壁畫、壺等等,而且也殘留著米諾亞文明的痕跡。可見,它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大西洲。

    第三種觀點,認為大西洲沉沒在南美洲西邊太平洋底。1946年,伯德探險隊的考古學家們提出,在南美洲的西邊太平洋底發現了一片陸地,麵貌特征與傳說中的大西洲極為相似。

    第四種觀點,認為大西洲沉沒在南極海域。以考古學家兼作家葛雷姆·漢卡克以及蘭斯·弗列裏亞斯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大西洲應該是在南極半島,並用“地殼滑動說”來解釋它的毀滅。他們提出,大西洲在經受火山、海嘯等一係列打擊後,接踵而至的就是一場罕見的嚴寒,隨後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在深不可測的海底隨著地殼的運動最終移到了南極海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