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五章 地球上還會誕生新的海洋嗎——海洋暢想曲(2/2)

作者:董淑亮字數:4552更新時間:2023-10-18 11:59:06

    那麽,在不斷擴張、運動、漂移的地球上,會不會有新的海洋誕生呢?早在19世紀末,英國的地理學家約翰·喬治就提出了東非大裂穀不是河流衝刷形成,是由於地殼下沉形成的這一觀點,而且還在繼續下沉。

    2005年9月,在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阿法爾沙漠地區發生了一次裏氏5.2級的地震。在那次地震及其隨後兩個月的地質活動中,那裏就出現一條60千米長、8米寬的裂縫。這條裂縫震驚了全世界的地質學家,因為這樣大的裂縫通常需要幾百萬年地質運動才能形成,而這次卻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不斷增大的裂縫吞噬了來不及逃走的山羊和駱駝等生物,夾雜著硫磺氣味的濃煙從漆黑無底的裂縫中冒出來,讓人類惶恐不安……

    根據地幔熱流理論,有的科學家推斷,東非大裂穀即使不遇到地震,也總有一天會在地球內部的張力作用下,把非洲大陸割裂開來。有人提出,再過2億年光景,東非大裂穀就會被徹底撕裂開,“分娩”出新大洋,就象當年的大西洋一樣。這樣,一個新的海洋就誕生了。這個新的年輕的海洋將把肯尼亞、坦桑尼亞和東非其他國家同非洲的其他部分隔開,有的地方成為在海洋裏時隱時現的島嶼,有的地方成了海底城市,有的地方又是一派海濱風光了。美國科學家根據觀測的資料還繪製了800萬年以後的世界海陸分布圖:巴拿馬消失在波濤中,佛羅裏達半島和西印度群島、南美洲連為一體,格陵蘭島也遠遠離去,波斯灣成了大高原,澳大利亞、新西蘭相連,成了一座新的雄偉山脈,非洲大裂穀已是一片汪洋大海……

    也許,隨著那一天的光臨,世界地圖會重新描繪,第五大洋誕生的預言會成真,人類將親眼見證、親筆書寫一個新大洋的誕生記!

    “小檔案”

    1910年的一天,魏格納(1880~1930)坐在醫院的候診室裏等待就診的醫生。他抬頭觀看對麵的牆上懸掛著一張世界地圖,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地相互對應,巴西東端的突出部分與非洲的幾內亞灣就像從一張紙上剪開來一樣,十分吻合。再仔細看下去,巴西海岸的每一個突出部分,都可以在非洲西岸找到相應的海灣……在他掌握了大量的證據後的1912年,完成了科學巨著《海陸的起源》,正式提出“大陸漂移說”。這一學說動搖了傳統地質學的理論基礎,由此演化成了海底擴張說、板塊構造說等地質理論。他去世30年後,板塊構造學說席卷全球,人們終於承認了大陸漂移學說的正確性。它否定了自古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大陸不變的看法,第一次成功地解釋了地球上陸地和海洋分布現狀的成因,掀起了一次地質學的革命。同時,這一學說為找礦、地震預報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