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兵家思想與中國化企業文化管理(1/4)

作者:段俊平字數:10280更新時間:2023-10-18 14:25:54

    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國曆代軍事家對戰爭決策、指揮、統籌及其規律等方麵的理性認識的總和。它把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國際關係等各種客觀因素作為決定勝負的條件,並把它們看成是相互關聯的管理決策的統一整體,同時又把戰爭主觀指導即主體的決策、指揮、組織、運籌等軍事素質(所謂的“將能”、“將才”)作為一項基本因素,並由此而引出爭取戰爭勝利的一係列戰法。本章主要討論兵家《六韜》和《孫子兵法》兩部著作中的一些軍事戰略思想,以及如何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實踐中,並形成中國化企業文化管理的企業文化觀。

    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對戰爭而言,道就是看戰爭是否正義,上下意誌是否統一。簡單地說,能讓人同生死共患難的就叫得道,而讓人離心離德的就叫失道。同理,企業要想生存發展,首先就要在“得道”上做文章——要結合經營管理實踐,結合《六韜》和《孫子兵法》兩部著作中的兵家思想,創建體現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製定與先進文化相合拍的行為準則,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框架下,依法經營,守法講德,關愛員工,回報社會。

    兵家文化的特點

    兵家文化,顧名思義就是由兵家學派衍生而來的文化類型,即兵家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裏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以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兵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數千年來連綿不斷的軍事、政治鬥爭中不斷地發展變化,至今仍保持巨大的影響。具體來說,兵家文化具有以下五個方麵的特點。

    兵家文化是“文”和“武”的結合

    兵家文化的形式是“文”(即文化載體),內容則是“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和“武”(即軍事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結合。中國兵家文化不是單純的軍事科學、技術和藝術研究,它從誕生起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它雖然言兵,但不限於軍旅之事,而是拓寬視野,將經濟、政治、人文意識、宗教心理、藝術以及其他相關的各種要素,統攝於一起,使人獲得一種整體印象。常常通過形象而生動的例證,給人以哲學文化的教益。

    兵家文化傳承不絕

    兵家誕生以後的2000多年來,中華大地上持續上演興亡治亂、分分合合的史詩巨片,頻繁的戰爭,為兵家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實踐基礎。兵家在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亂世英雄們奪取天下的最重要武器之一。而不斷發展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不斷普及,以及從未斷絕的中華文化,為兵家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從學術水平的發展角度看,兵家文化呈高開低走的趨勢

    兵家文化產生於中華文化的第一個高峰期,即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軍事著作“武經七書”中,《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六韜》、《尉繚子》均產生於這一時期,其整體水平遠遠高於其他時代。而《孫子兵法》則是中國曆史上學術水平最高的兵家著作,後世兵家文化理論幾乎都沒有超出孫子兵學的理論範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