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節 墨家文化觀之“尚賢”(2/3)

作者:段俊平字數:7074更新時間:2023-10-18 14:25:54

    墨子重視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其實這決定著一個組織的命運。一些發達國家及其企業重視賢能人才,不惜重金吸引與聘請賢人,為國家注入高附加值的人力資本,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微軟公司,發現和選聘最優秀的人才是其首要任務。比爾·蓋茨認為,微軟公司的成功是聘用了一批精明強幹的人。這充分證實了墨子“尚賢”思想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但是,如果管理者不肖,就應當“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這些思想對於當今人力資源管理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用人時重裙帶關係,職務隻能升而不能降,腐敗現象嚴重,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現象。隻有打破這些陳舊的思想,大膽地選拔任用賢能之人,才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尚賢”思想對企業人才管理的啟示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是資本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與根本要素。墨子的尚賢思想不僅在我國曆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而且對於當今企業的人才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是鼓勵人人成才。我國古代將有品德、有能力的人稱為賢者,現代將德才兼備者稱為人才,不同時代給予人才不同的內涵。墨子思想中的賢士能人,既可以是“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的賢士,也可以是善射善駕之能人;既可以存在於國之富貴人之中,亦可以存在於農與工肆人之中。當代企業應當從墨子的尚賢思想中汲取智慧,樹立廣義人才觀,不僅研究高端科技的少數精英是人才,在平凡崗位創造突出業績的工人也是人才,要營造人人成才的氛圍,不斷提高員工素質,提升企業競爭力。

    二是要科學選拔人才。墨子的尚賢思想要求企業選拔人才時,不分遠近、親疏、學曆、城鄉之別,做到知人善任,對於賢能之士,要做到各盡其才。美國管理學家杜魯克就曾告誡管理者:“一位經營者如果僅能見人之短,而不能見人之才,刻意挑其短而非著眼於展其才,則這樣的經營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這也與墨子的尚賢思想有相通之處。墨子還主張在實踐中選拔人才。墨子認為,在實踐中選拔,不單要對被選拔者察“其言”,還要觀“其行”;要考查“其得義”,還要考核“其思慮”,這樣才能全麵衡量出一個人是否真是賢者。現代企業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選拔使用、監督考核製度,“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日益成為企業挑選人才的首要標準。而在選才上,“實踐本位”的意識已經成為企業挑選“千裏馬”的主導思想。在監督考核方麵,企業通過建立識才與用才的評估標準和評估體係,來認識和評價人才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和工作實績,努力做到獎優罰劣和優勝劣汰,實現企業人才使用的良性競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