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9則 “六和”法則——佛家的“六和”管理法則(1/2)

作者:段俊平字數:3560更新時間:2023-10-18 15:02:07

    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諧思想是其核心之一,佛教傳入中國後,繼承和融合了漢文化的精華,和諧也被佛教所接納,其中佛團管理的“六和”就是和諧管理的集中體現。佛教團體的管理原則遵循“六和敬”原則,所謂“六和敬”原則就是:第一和:身和同住;第二和:口和無諍;第三和:意和同悅;第四和:戒和同修;第五和:見和同解;第六和:利和同均。“六和敬”是佛教僧團內部保持和諧的重要指導精神,對佛團管理起著重要作用。管理萬法同宗,佛團的“六和敬”原則對企業管理也有借鑒意義,尤其是對於企業團隊建設。

    在企業這個組織中,團隊建設很重要,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製度的約束和企業文化的熏陶,把來自四麵八方不同的個體變成具有共同價值觀,對企業有高度忠誠感和歸屬感的一支高效率、高效益的團隊。打造一支能戰鬥、能吃苦、能付出的和諧團隊方法很多,但運用佛團的“六和敬”管理原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佛團的“六和敬”中的身和同住就是要求大家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不發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蠻的舉動。身即員工的行為儀表,身和同住講究的是禮儀。優秀的企業必然有優秀的禮儀,禮儀的作用就是用來規範員工的行為,讓他們以一種良好的儀表展現在客戶和同事麵前,使企業獲得良好的公眾形象。同住是員工之間和平共處,鬧內訌的企業肯定不能長久,內部的團結是企業發展的前提。身和同住告訴我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員工之間一定要講禮儀,一定要相互禮讓和包容,這樣才能相互團結,企業才不會鬧內訌,團隊才有合力。

    佛團的“六和敬”中的口和無諍就是要求員工之間一定要做到語業清淨,即說話的語氣要謙和禮貌、悅耳可愛,不宜惡口粗聲、引人不快,以致發生爭吵的事件。口即員工的語言表達,口和無諍不是說員工之間不能有不同的看法,而是要求員工不能因為私利而去爭辯。口和無諍需要企業有正氣,員工之間有正規的溝通渠道,不要說閑話,打小報告。企業管理者可以批評員工,但絕不能惡語相向,不要對員工進行人身攻擊,要就事論事,說話一定要以和氣為本,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團結的團隊。

    佛團的“六和敬”中的意和同悅就是要求員工必須要做到意業清淨,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懷,有值得歡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要為求個人的歡樂而不顧大眾的歡樂,或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大眾的痛苦之上。意即員工的情感態度,意和同悅是要培養員工的共同價值觀。企業管理者一定要關心每一位員工,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工作上的困難,讓佛團管理的“六和敬”中戒和同修就是要求員工必須共同遵守企業的規章製度,在製度麵前人人平等。戒即公司的規章製度,戒和同修是說企業的規章製度一定要製定得合理,得人心,要讓大家都願意接受,而且在執行過程中要公正平等,絕不徇私舞弊,這樣員工才願意共同遵守。企業在規章製度實施過程中要避免死板僵化,過時的、不合理的製度要及時修改。在修訂時要以企業的發展目標為標準,要征求員工的意見,如此員工才能遵守規章製度,規章製度才能充分發揮效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