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4則 和諧共生——墨子的“兼愛”思想與員工幸福(1/2)

作者:段俊平字數:4750更新時間:2023-10-18 15:02:07

    在西方管理學中,“個人式溝通”是幸福管理的必要保證。在一個企業中,隻要是你的員工,我們就應該對他尊重和關愛。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每個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中最渴求的部分。一個人不論在企業中處幹什麽角色,他們對被人尊重的渴望是一樣的。在工作中,一個人若無法滿足其被尊重的欲望,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激情便會被削弱。所以,尊重和關愛每位員工在企業管理中很重要。

    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提出了與此相同的“兼愛”管理思想。墨家不僅提倡“兼愛”,同時還讚成勞動過程分工的合理性,提出“各從事其所能”的原則,在用人問題上的顯著特征是,強調“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不分貧富、貴賤、門第,隻要有才幹,就可以提拔和任用。墨子作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以其獨到的見解、鮮明的主張,對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及世界管理學的發展起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墨子也是幸福管理的鼻祖,因為隻有“兼愛”,才能使企業保持和諧,使每位員工幸福。

    “兼愛”思想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兼愛”,即愛人如己,不分人我,彼此等同之意,表達了墨子“愛無差等”的思想觀念,這就突破了血緣親疏遠近和貴賤等級之分,凸現了人的平等地位。“兼”,實質就是利人,在於調和個人與他人及社會的關係,以他人利益與社會利益至上,但也並不否認個人合理的利己要求。

    墨子在提出“兼愛”的同時,又提出了兼愛的最終目的,這就是“交相利”。墨子認為要“兼相愛”,還要“交相利”,就是要求人們走出個人利益和家族利益的狹隘圈子,在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的同時,還要在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得以滿足的情況下,實現自身利益,這就是我們現代管理學中的所謂“共贏”。我們現在提倡和諧管理和幸福管理,其實就是盡可能地使企業組織中每位員工和和氣氣,使每位員工都能得到發展和尊重,使每位員工在各自的崗位上得到重視並且與企業和其他員工一起“共贏”。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為我們提供了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梅奧等人在進行了8年霍桑實驗後發現,員工不是單純的“經濟人”,有時物質報酬和環境並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員工的工作效率與他的內在情感很有關係,隻有他的情感幸福了,才能形成心理契約,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西方管理學開始注重人的感情、尊重人的需要、重視人的價值。其實,這已經比墨子晚了2000多年。

    現在,在西方推出的EAP管理也是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管理實踐。EAP是英文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縮寫,直譯為員工幫助計劃,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它在企業組織中導入專業的心理谘詢、培訓或幹預技術,幫助員工及其家庭成員解決心理和行為問題,以提高績效,改善組織氣氛,提升管理效能。目前EAP的內容包括壓力管理、職業心理健康、裁員心理危機、災難性事件、職業生涯發展、健康生活方式、家庭問題、情感問題、法律糾紛、理財規劃等各個方麵,幫助員工全方位解決個人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