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漢之所以傾頹(1/2)

作者:赤血萌萌字數:5344更新時間:2020-01-03 00:52:23

    眼見著強大的漢帝國逐步走向深淵,繁花似錦的雒陽可能會被付之一炬。在神都生活了一年劉備,終究懷著不忍之心:“陛下,諸公,子劉備對大漢麵臨的難題,進行了一些研究,認為主要有三大難題:

    

    昔日光武皇帝英明神武,數年時間便清掃群雄,恢複大漢正統。立國快速的原因之一,跟得到世家豪族、中地主的支持有不少關係。所以下平定之後,中原的河南、河北地區的土地集中程度相對較高,尤其以南陽為甚。

    

    郡縣沒有足夠田地兌現給回鄉複員將士的獎勵,不得不采取大量開墾荒地、填平河湖的辦法,經過100多年,人口日益滋生,河南、河北連田阡陌,林地麵積劇烈減少,越來越多的河道被侵占,這就造成了多雨則澇,少雨則旱。

    

    地少人稠密是大漢麵臨第一個難題!”

    

    相較於比較嚴重的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的階級矛盾才是後漢先不足,“後漢之所以傾頹”的主要原因。如果想緩解階級矛盾,農民交租交息,地主減租減息當然是可行方案。可惜在華夏,除非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讓地主們自願損失利益,不僅會得罪大量世家豪族鄉紳,在具體執行上難度太大,也幾乎不可能。

    

    商鞅變法最終雖成,商鞅卻五馬分屍;吳起為楚國變法,死於反對貴族的亂箭;王莽的改革將提前導致了新朝的破滅。這些變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損失大量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被群起而攻之!

    

    這也是劉備建議遷移無地、少地百姓南下長江流域,或到北疆、西疆定居的原因——做加法的改革容易,做減法的改革困難,前者隻需要略加引導和誘惑,後者或許要經過流血的鬥爭。

    

    楊賜質疑道:“中原地區確實如你所,可關中地區人口比前漢稀少,為何降雨卻少了?”作為關西人,眼見關西降雨日益減少,人口流失嚴重,心懷憂慮。

    

    劉備:“光祿大夫問得好,這是大漢麵臨的第二個難題,降雨減少、氣溫變低!

    

    大漢的多數降雨是溫暖的南風東風從東南海上吹過來的,一般氣候越溫暖,西麵、北麵的降雨就越多。

    

    春秋、先秦、前漢時期氣候溫暖,降雨更多。如今氣溫逐漸下降,所以降雨減少。”

    

    曹鼎:“可笑,你所的不過是猜測而已。去年夏夠燥熱吧,哪裏有雨?氣溫高與降雨多哪裏有關係?明顯與實際不符合!”

    

    劉備:“我不是指某一年的氣溫,而是指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如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

    

    尚書令一定聽過《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的‘渭南千畝竹’吧。若冬季經常下雪,竹子就容易死,所以主要分布在溫暖地區。聽關中的客商人,如今關中已經看不到大片的竹林,可見氣溫確實下降了。”

    

    皇帝劉宏從沒聽過這麽新穎的講法,揮手製止還欲發難的曹鼎:“有二就有三,第三個難題是什麽?”

    

    劉備:“第三個難題是鮮卑南下,羌人東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