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探索古代治國策略(1/2)

作者:追求探索字數:5900更新時間:2020-02-02 17:33:03

    我國古代百家爭鳴,擁有多種思想體係。儒家、道家、法家都是不錯的思想理念。那麽在古代究竟采用哪一種理念才最好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在這裏邊簡單探索一下。

    事實上從羅馬皇帝頒布米蘭赦令,到馬丁路德指出主教95宗罪,西方世界在被主教控製的100多年裏沒有什麽進步。中國從漢武帝罷綽百家獨尊儒術,到1905年廢除科舉製,中間除了那最黑暗的400年之外,一直都在受儒家思想的束縛,社會文明也沒有任何的進步。

    從這裏看就不難發現,被一種思想控製之下的社會,人們的創造力勢必會受到殘酷的壓製,整個社會也很難獲得進步。不可否認這兩種思想在當時的時候,都是符合社會現狀以及維護穩定與進步的必須。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一成不變的思想總會展現出這樣那樣的弊端。

    就好像當初薑太公與周公探討治理國家的方式時。薑太公給出的答案是親賢臣,而疏遠自己的宗族。周公給出的答案卻是,親自己的宗族疏遠賢臣。薑太公不客氣的,你的國家很多年以後必然會被宗族所分裂。而周公也很不客氣的,薑太公你的國家很多年以後必然會被外人所取代。曆史的發展也正如那兩位大拿所預料的那樣。後來薑太公的齊國被陳姓田氏所取代。而周公的魯國也因為宗族勢力的強大導致局麵發生了混亂,使得魯國大為衰弱。

    從這方麵來看沒有什麽事能夠一勞永逸的,必須隨著時間不斷的調整,才能更好的與現狀相匹配。

    我國古代的治國理念,主要是法家、儒家、與道家三種。先法家極具控製力的法律,在其製定者在世的時候,也許能起到相當的效果。可一旦製定者不在了那麽可想而知,他勢必會成為封建官僚們壓榨百姓的有利武器。

    在網絡之上我們也能看到,有人讚歎秦朝、隋朝國力之強大,府庫之富足。但我們不妨想一想,國家的本身是不進行任何生產的,他們這些強大與富足,不都是從百姓手裏搜刮過來的嗎?站在我們的角度,也許可以感歎這段曆史的強大。可在當時的人眼中,受到如此殘酷的壓榨,朝不保息又怎麽可能會服從封建統治者呢?從這個角度上來,如果完全按照法家的思想治理國家,很快便會激化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這其實也正是秦朝隋朝,一之所以如此迅速衰亡的原因。

    雖然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不代表不作為,但在思想體係中也不難看到。比如讓人們無相互之間的交流,物產無大幅度的調動之類的言語。道家認為這樣才能維持社會的安穩與幸福。這其實並不是反對人民獲得智商,而是因為道家的根本核心便是清心寡欲。但其中的問題便在於,除非世界每一個國家都使用道家思想治國,如果僅僅一個國家這麽做,勢必會在世界上落伍。

    欲望是人類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階梯。一旦有了欲望,人們就可以想盡一切的辦法去實現。雖然這有利也有弊,卻是整個社會無法避免的現實。世界上所有的強國,無不是通過強烈的欲望向外擴張,向外掠取而獲得的強大。

    我們中國人聲稱鄭和下西洋是偉大的義舉,雖然實力比別人強大,但不侵略別人的土地,不搶占別人的東西。而在當時的西方人眼裏,這是完全的不思進取。空有強大的實力,卻隻能安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不圖發展不圖強大。由此看來,完全使用道家思想治國,也並非是合適的道路。雖然它能保持國家的穩定,卻不利於整個社會的發展。

    最後再儒家,現在考古學證明,秦始皇並非是完全的法家治國。同時也使用了周公之禮,不過周公之禮與孔子的儒家雖然是明確的傳承關係,卻並不能完全等同。周公的禮法本質上是宣誓一種威嚴,與世襲尊貴的理念。通過禮法來規定社會形式,並不具備後世儒家仁義禮智信這樣的思想。更多的隻是讓平民服從,也不具備明顯的教化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