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探索古代治國策略(2/2)

作者:追求探索字數:5900更新時間:2020-02-02 17:33:03

    雖然儒家的等級秩序在現在人看來難以接受,不過在當時還是有相當先進性的。為什麽最黑暗的時期佛教能夠這麽興盛?這就是因為對那些少數民族的頭領,要愛護自己的百姓勢必沒有任何效果,可你要跟他們做好事上堂,做壞事下地獄。那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其實孔子並不迂腐,他並沒有以為思想教化,就能夠獲得國家的長治久安。在論語中也曾經過,建立思想價值觀的核心,是讓法有據可依。先是確立社會道德價值觀,才能用法律去懲罰違背這些價值觀的人。那麽這麽下來,儒家豈不是非常適合治國了,那看來我就是一個吹捧儒家的人了。

    不可否認,儒家的確是配套中國,封建農耕社會建立起來的一套合適的完美體係。但農耕社會畢竟隻是曆史發展中一個階段而已。如果一直處在農耕社會之中,勢必會被超越。如果思維方式一直處在農耕社會的框架之中,那這個國家也隻可能在農耕社會的階段停留。無法得到快速的進步與發展,最終隻能被其他國家無情的碾壓。

    我們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基本上所有的國家與民族都是倫理道德起源於宗教體係之內。而我們的倫理道德產生時間,卻遠遠要早於宗教。這就要求封建統治者必須維護社會道德與一定的價值觀。這一點無疑可以儒家的思想概念來完成。但如果將儒家與朝堂係統相掛鉤,那勢必阻礙社會進步發展。我個人認為應當仿照秦始皇,吸收韓飛的觀點卻不重用他,不給他騰達的機會。以此作為使用儒家理念的方式,這才是古代最好的治國之道。

    使用儒家理念建立社會價值觀,卻不能將儒家與地位提升官員任命相掛鉤,不給儒家成為統治一切力量的條件。另外社會價值觀建立以後,便要製定一套法律,去懲罰違背道德價值觀的人。法律並不是為了懲罰那些作奸犯科的人。而是為了震懾與影響既沒有果斷作奸犯科的勇氣的人,沒有堅守正義信念的大多數人。法如果隻為懲罰就好似烈火,烈火若不加以限製就會不斷蔓延燒毀一切。真正善於用火的人,應該是將火作為隔離帶,阻擋人們去不該去的地方,限製做不該做的事。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與最低的負麵影響。

    最後再一,如何將道家思想適配到治國體係中。無可爭議作為君王一定要克製自己的欲望,不僅是享受的欲望,建功立業欲望也應當限製。秦始皇滅掉6國,搞了這麽多的工程,使他成為了千古一帝。但同時也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極限,促使大秦帝國很快走向了滅亡。隋煬帝南下滅掉了陳朝,統一了全中國,修建大運河打通了上千年的經濟命脈。他建立的功績自然也是很少有人能夠相比。不過也正是因為建功立業的目的,才使他最終浪費了大量的社會生產力。正是因為這些行為超出了人民承受的極限,導致了隋朝如此快速的滅亡。

    所以一個有能力的君王,不能老想著怎麽樣的成功,也不能老想著自己名垂青史,建立偉大的工業。要愛惜自己百姓的生產能力。不然就成為了獨夫民賊。。

    漢光武帝劉秀與秦王李世民時期,都有西域國要求附屬在自己國家以內,卻都遭到了他們的拒絕。這是由於一旦同意了,雖然是一種立業讓自己的麵子上也很光彩。卻勢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幫助他們,從而浪費大量的社會生產能力。

    不過以上幾點的結合,雖然從理論上也許可以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卻無法保證能在穩定與發展之間獲得最好的平衡。如果發展不上去,那勢必就會受到外來的侵略,社會的穩定自然也無從談起。白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每一寸土地都不是靠哪一種學能夠獲得的,必須靠軍事力量與雄厚的實力才能夠維持長久的生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