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五章 你怎麽那麽可愛(1/2)

作者:宋依依字數:4502更新時間:2018-10-11 09:23:07

    “你就先簡單的了解一下每個步驟,等你有時間了,在來慢慢自己完成每一個步驟,這樣就能好好體會了製作大紅袍的過程,聽歐老板說你想自己親手完成茶葉,那你得認真學習才可以。好好努力,我看你有潛質,剛才的步奏都做的不錯。”

    “嗯嗯,謝謝師傅誇獎,我哪能比得上你們這些經驗豐足的老師傅,我很佩服你們,你的手藝是很重要的文化,我還要很努力才能跟上你們的節奏。“

    “接下來我跟你說說揉撚,揉撚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響茶葉製率的主要因素。揉撚時應做到:殺青葉需快速盛進揉撚機乘熱揉撚,以便達到最佳效果;裝茶量需達揉撚機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滿桶;揉撚過程掌握先輕壓1至2次,即采用輕-重-輕,以利桶內茶葉的自動翻拌和整形。初揉後即可投入鍋中複炒,使茶條回軟利於複揉,又補充殺青之不足。並使已外濫的茶汁中之糖類、酶類等直接與高溫鍋接觸,起輕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韻昧,時間雖僅30s,卻對品質起很大作用。複揉除使條形緊結外,還能提高茶湯濃度。複揉手法與初揉相同,揉20餘下即可進行“走水焙”。

    “至於走水焙,就是岩茶“走水焙”在一個密閉的焙間中用培籠進行。在各個不同溫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複揉葉經曆高、低、高不同溫度的烘焙,達六七成幹下焙。整個過程10多分鍾。速度快、工作緊張,故又稱“掄水焙”。

    “走水焙下焙後,簸扇去片末,然後攤涼5-6h,以增進後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澤沙黃而浦潤。再經揀剔去除梗與茶樸,即可複培。”

    “揀剔後的茶條先以90~100℃的培溫複焙1-2h,再改用70~90℃低溫“文火慢燉”。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過程、對增進湯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氣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後趁熱裝箱,也是一種熱處理過程,對品質也有一定良好影響。”

    “原來這樣,想不到製茶比我想象中還要複雜的多了,原來製作茶葉一點也不簡單,真是一門藝術,每一步驟都缺一不得,都要認真操作,時間,溫度,手勢一個個配合,任何一樣缺一不可,稍微有點出錯就會引起茶葉的質量變化,茶葉出來後好不好喝,完全在於製茶的過程中,製茶者的操作。”

    “你說的對,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偏差,而且製茶過程相當的嚴謹,想要製出上好的茶葉,就一點心思都不能少。”

    “師傅……那個……我有個不情之請,我能不能將剛才我采摘的茶葉放在你們這裏萎凋,等完成後,麻煩你們通知我過來,我再進行做青,殺青,揉撚,走水焙,簸扇、涼索與揀剮,燉火與趁熱裝箱。我剛才隻看見你們萎凋,裏麵的技巧還不太懂,怕自己回去弄的話。會失敗,會浪費了這麽好的鮮葉,隻要前麵做好了,後麵的每一個步驟都有我自己來完成就可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