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75章 摸著石頭過河!(1/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7488更新時間:2020-01-26 17:31:42

    楊傑的目的是盡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研製非常先進的低軌道通信衛星,盡可能地利用國內成熟的衛星技術,就算這個衛星平台技術比較落後,但是隻要能搭載上華興集團公司研發出來的大功率信號發射器就可以了。

    摩托羅拉當年推出的銥星計劃中的每顆衛星質量在670千克左右,功率為1200瓦,采取三軸穩定結構,每顆衛星的信道為3480個,從技術角度看,銥星移動通信係統已突破了星間鏈路等關鍵技術問題,係統基本結構與規程已初步建成,係統研究發展的各個方麵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在此期間有全世界幾十家公司都參與了銥星計劃的實施,應該說銥星計劃初期的確立、運籌和實施是非常成功的。

    不過銥星係統的數據傳輸速率僅有每秒2.4k,除了打電話外隻能隻能傳送簡短的電子郵件或慢速的傳真,根本無法滿足目前互聯網的需求。

    而且銥星電話過於笨重,使用不方便,並且需要特殊的培訓。

    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雙模式手機重約454克,京瓷公司的銥星單模式和雙模式手機均重400克,它們比重量不到100克的數字蜂窩通信手機笨重得多,而且每個電話機必須附帶整整一個背包的附件,而每種附件的實際功能常常令人費解。

    再一個就是貴了,銥星係統與蜂窩電話網絡相連,必須適應不同的區域傳輸標準,由此產生的轉換成本給用戶帶來較大的不便。在漫遊全球時,為了與當地蜂窩電話網絡相連,雙模式手機要更換適合當地區域傳輸標準的通話卡,而每個卡的價格大概在660-900美元,這相當於買一部新的手機了。

    而且這個係統還有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在建築物內無法接收信號,那些買得起銥星電話的主兒,想在室內或車裏使用必須外設一天線或是跑出去,又有誰會接受得了呢?

    而且銥星係統迫於時間表的壓力匆匆上馬,首先暴露的問題是供不應求。生產銥星電話的公司隻有兩家,一家是MI國摩托羅拉公司,另一家是RI國的京瓷公司,而且後者因為技術問題導致通話失敗率很高,故沒能及時投入商業生產。

    摩托羅拉公司的工廠每天生產1000部銥星電話,發貨時通常首先是運往分布在全球的12個銥星閘口,然後交給各國的合作商和業務提供商,因而到用戶手中拖得非常長,甚至出現了讓客戶足足等了足足半年的時間才到貨。

    銥星係統業務開通之初掉話率達15%,主要原因是軟件不好,從一顆衛星轉接到另一顆衛星時常常掉線,後經改進使掉話率減至8%,但比起地麵通信網絡僅為0.33%的掉線率來說仍然是太高了。

    楊傑的心思並不是要和地麵通信網絡競爭,而是主要在汽車跟漁船以及軍方各種武器裝備上麵使用,這些客戶對價格並不敏感,如果直接殺入手機終端,那是自討苦吃。

    而且在沒有將這些係統本身技術問題得到解決之前,楊傑是不會急著大規模組建這個網絡的。

    不過楊傑還是相信自己的這套低軌道通信網絡會比銥星係統在數據傳輸速度上高了不止一個水平層次。

    在他的技術方案裏麵,這些通信衛星使用的是W波段傳輸技術,就算一顆衛星上麵隻有十來個信號轉發器,那麽一顆衛星的總容量也達到了90G,一顆衛星至少能同時滿足地麵9000個終端達到10兆的傳輸速率。

    當然,這個隻是理論上的數據,衛星在信號傳輸的過程中會有衰減,但是這個數據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黃老聽到楊傑不是要馬上發射衛星,而是先做技術開發和實驗測試,於是點頭道:“我也是沒想到你們華興集團公司竟然在通信技術上已經走到了這樣的地步,可以說是基本上把最難啃的骨頭給啃下來了,這樣倒是大大地降低了風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