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35章 研發模式!(1/3)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8064更新時間:2020-01-26 17:32:08

    聽到楊傑的話,研發中心的人都是紛紛露出驚喜的神色來——

    自己這位老板要甩開這些國內的軍工企業單幹,而且已經將目光看到了多年之後的長遠目標,這些人心中自然是無比欣喜。

    研發中心有好幾位是從軍工企業出來的技師,對過國內生產輕武器的軍工企業的真實情況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是中間的這位三十來歲的陳海通非常激動,心說自己這位老板多次提到子彈設計跟發射藥的重要性,總算是找到了國產輕武器品質差的症結所在了。

    他是國內發射藥廠的一名化學工程師,他是八十年代末期進入國內的一家發射藥廠工作的,工作的內容就是對發射藥的改進。

    他參加工作幾年後剛好趕上一批5.8毫米槍械陸續投入考核與試驗,之前八十年代的生產的庫存彈藥陸續出庫使用。

    當時就發現發射藥中的緩蝕劑結痂,那些壓片的發射藥在低溫的時候反彈,子彈的可靠性很差,而且槍口煙大不說、子彈發射後留下的殘渣也多多,清理起來很困難,而且爆溫過高,對內膛燒蝕很厲害,而且膛口壓力大,產生的噪音也大,而且發射藥燃燒沒有規律,造成了彈道效果很差。

    十多年來陳海通所在的單位一直對發射藥進行改進,更多的是在發射藥本身上想辦法,但是局限於測試手段,很難對發射藥燃燒的過程進行直觀的觀察和得到具體的數據,隻能是通過步槍發射子彈後擊中靶標後進行觀察。

    但是子彈又是子彈廠生產的,生產子彈的時候裝藥量跟彈頭重量之間的公差不做測量,再加上彈頭跟彈殼的同軸度又控製得不好,子彈初速和膛壓之間的公差也不做測量,這還搞個屁!

    為此發射藥跟子彈廠之間也是相互扯皮,雙方誰也不讓誰。

    以前仿製過程一般都是重視槍,不太重視彈和發射藥,尤其是在大量仿製蘇式輕武器時,專業劃分得又小又窄,槍、彈、藥雖然是一個不大的係統,但專業分得這麽細,從頭到尾就沒有把槍、彈、藥綜合在一起的交叉學科,所以幾十年過去了,懂得整個係統且居於頂層位置的專家可以說沒有,這個大係統根本就沒有人在研究,缺乏理論研究。

    而且到現在為止國家對對彈藥的研製都是以大會戰的形式完成的,高層需要什麽樣的武器彈藥,然後國內幾十家工廠企業組成一個臨時國家隊完成國家交代的問題。

    國內也就那麽幾家子彈廠和發射藥廠,其他的全都是槍廠,二十多家槍廠盯著這麽幾家子彈廠和發射藥廠,弄得這些子彈廠和發射藥廠壓力十分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