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23章 駕輕就熟!(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4578更新時間:2020-09-02 04:19:01

    楊傑本人對於撬動混動型微車市場其實還是比較看好的,他自然不會去跟國內包括威德五菱和山城汽車集團公司去搞同類型的內燃機版本的微型車產品競爭,要玩就在中原汽車科技集團公司劃出來的新產品技術領域裏麵玩些新花樣出來。

    作為一個技術狂,他實在沒興趣在傳統的內燃機微型車市場裏麵折騰。

    自從中原汽車科技集團公司在並購馬自達公司後洪磊帶領的動力係統研發中心技術團隊就和馬自達方麵的技術團隊一起進行技術合作繼續在內燃機上麵挖掘潛力的同時也是大力開發混動技術,已經不再開發大功率大排量的內燃機。

    其實楊傑對於中原汽車科技集團公司產銷規模還要繼續擴大興趣並不是很大,如何打造出更好的汽車產品才是他最感興趣的。

    不過他也是不想打擊很多人的積極性,對於李建峰對長河汽車公司和賽飛汽車公司提出來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建設合資新基地和自主品牌戰略基地,使兩家公司分別達到產銷整車100萬輛、實現全產業鏈1000億元的營業收入,進入”百萬千億”企業級別的發言也是不置可否的。

    在前世記憶中,這南北兩家分別被山城汽車集團和燕京汽車集團公司收購後也是提出過類似的口號,不過最後這些口號都是落空了。

    重組之初,山城汽車集團也是製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聲稱要打造“銷量百萬級”的汽車品牌,但現實情況卻很殘酷。

    自從正式加入山城集團大家庭後,山城對賽飛汽車的整合與管理並不成功,甚至是在戰略和方向上存在誤判。

    山城隻是按照自己的意誌對賽飛進行整合,而不是按照市場需求的變化來規劃賽飛產品和布局,造成賽飛在經營管理上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賽飛汽車原本的轎車版塊再無新車推出,占據業務大頭的微型車也鮮有新車推出。

    被山城汽車收編後的賽飛汽車並未重現輝煌,而且賽飛汽車公司不斷地進行裁員,企業經營困難,資金流近乎斷裂,從上到下沒有資金流轉,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幾乎全部停滯。

    而長河汽車公司公司被燕京汽車集團收購後日子也是過得頗為淒慘。

    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當年的國內汽車集團公司在技術研發上做得實在是差勁,沒辦法自行開發出富有競爭力的汽車產品出來。

    不過現在是中原汽車科技集團公司接手了這兩家汽車公司,在完成簽字協議後接下來兩家汽車公司都會合並到新的公司裏麵打造新的汽車品牌。

    因為中原汽車科技集團公司在混動技術車型上的技術已經成熟了,實力擺在那裏呢,接下來的工作無非是開發出多個新的混動微型車車型出來,在走完這個流程後南北兩個新建的工廠就可以開始批量生產開始上市推廣了。

    這一套中原汽車科技集團公司已經非常熟練了,楊傑對此並不會有太多的擔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