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三節仿生人顛覆了的生活幻象(2/2)

作者:蔚藍字數:4560更新時間:2023-10-26 17:16:38

    仿生學博士蘇秦,是一個生活真相的揭露者,他似乎是劉繼明表達小說真實意圖的代表。蘇秦是仿生馬雅的操刀手,他早知事情結局,卻不動聲色地操縱一切,把“馬雅”送回到世上,並且靜觀真相被揭露的過程。劉繼明似乎像個先知一樣地在感受著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的危險,他意識到了危機,而人們卻依然沉溺在欲望中,不能自拔。在小說裏,獵豔故事背後所揭示的是知識分子在90年代市場經濟大潮中的迷失,而劉繼明的焦慮則來自於他對人的非理性衝動,對人的欲望的失控局麵的擔憂。

    劉繼明長篇小說的敘述方式也是獨特的。《彷生人》采取了讓故事中不同人物分頭進行敘述的結構方式,讓不同人物敘述同一事件,產生了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視野的交融與抵觸。每個人眼中的馬雅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是衝突的,但是作者將這些人的視角按照一定的節奏組合起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幅複雜斑駁的世界圖景,我們發現這個世界原來自身就充滿了解構的力量,生活在世界中的每一個人隻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因而每個人的眼光都是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世界就這樣在理解的交互結構中存在。小說中每個人都在他自己的視野中看馬雅,或者崇拜,或者鄙視,真相就這樣被不同人物的敘述,不同視角的交叉給掩埋了。在劉繼明的意識中,這個世界是不可以認識的,美的東西也是無法追求的,美隻是一種幻影而已,就如同馬雅是一個姿態高雅,風格卓越的指揮家,但他同時也是個濫情泛性的愛滋病患者一樣,在他俊美的外表下麵是一具腐爛的軀體,一切都在鏽蝕當中。劉繼明擅於使用這種不同視角之間的互相解構來達到他的敘事效果,他具有很好的對小說敘述的控製力。

    處在這一時期的劉繼明在表達上喜歡虛構,之前他就喜歡杜撰曆史逸聞。進入創作高峰期後他變得更加鍾情於虛構,他寫案件,如《柯克或我所經曆的九樁案件》,寫科幻,如《仿生人》,寫沒有現實生活背景的故事,或許在劉繼明的意識裏,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虛構的產物,根本沒有真實可言。一種強烈的不安、焦慮和晦暗的情緒在劉繼明的小說中湧動著,他置身其中,必為其所傷。劉繼明有他心灰意冷的理由,在《仿生人》的扉頁上劉繼明寫道:“獻給我的妻子孫遠”。這部作品從構思到完成,都有他的妻子孫遠的影子,孫遠得了癌症,還關心著《仿生人》的出版,眼見著自己所愛的人在自己麵前死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所以他是想借死而複生的故事在想象中為妻子還魂,同時也將自己對世界“虛假”的認知,以及人們滿足於這種“假象”的憂患傳達給世人,使他們警醒。

    在劉繼明小說的曆史或現實圖景中,常潛存著一個想要去深度探尋的層麵,比如精神的形而上的意義,比如當時社會的文化生態和知識者的境遇,這正是他的創作有別於其他人的地方,也成為他未來創作的走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