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42章 :誓師出征(下)(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700更新時間:2023-10-28 00:17:47

    沒有人才不能成事,這點無需別人提醒劉彥也懂,可是他現在沒有名氣,宗族不會投資,在野名士也不可能來投靠。他迫切地想改變這種現狀,那隻有不斷作戰,不但是占領地盤更是積累聲望,不是在作戰中敗亡就是在作戰中壯大,除此無它。

    占領博陽以來,劉彥首次慎重地通知眾將領與文史於明日午時共商大事。

    劉彥本來沒有邀請博陽士紳的想法,後來一想覺得不對,既然已經在博陽安身,共商大事沒有邀請博陽士紳似乎會造成更大的隔閡,逐命補上盧氏、何氏、高氏三家,至於其他的小家族就沒必要了。如果連小家族都請,那不是無法顯示出與會者的身份了嗎?

    受到通知的人無不歡欣鼓舞,他們有的是從一開始就跟隨劉彥轉戰千裏的老人,更多的人則是在廣宗戰役之後追隨。

    能參與共商大事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那不止是虛榮心的問題,而是代表已經受到信任,亂世之秋擇主追隨,有什麽比被信任更加值得歡欣的事情嗎?從那一刻起,他們不再隻是一個無關重要的小人物,而是一名能夠參與製定政策的要員!

    與之劉彥麾下的興奮相比,受邀的博陽三氏卻是深感為難,他們一方麵覺得受到重視一方麵又怕去了會造成什麽不良後果。那是劉彥在招集麾下文官武將商討大事,不是喝酒吃飯,去了要被別人視為已經投靠劉彥,不去要是劉彥發怒,一時間讓三家族長感到非常頭疼。

    要是劉彥現在是一方霸主,他們會哭著喊著要去,可劉彥不是霸主,來到青州後也沒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一直以來除了龜縮還是龜縮,這樣的人實在很難讓人覺得會稱霸一方。

    三家首腦趕緊聚集商議,討論了半天得出一個結論,去是一定要去的,不然就該等著抄家滅族,不過不能親自去,讓嫡長子去應付應付也就罷了,以後哪怕劉彥敗亡了,別的人問起也好有個推脫。

    劉彥並不知道這麽一個小小的舉動會牽扯到那麽多,他發出通知後就一直在查看文卷。

    話說回來,劉彥平時重視的重心一直在軍略上,除了發布行政方針之外很少關注民政,這一仔細查看民政文卷不但讓他發現自己麾下也並不是沒有治理民生的人才,還讓他清楚博陽士紳大略的態度。

    “周繆?梁垣?”

    劉彥仔細看了一下,周繆生於永昌元年(322年),梁垣生於建武二年(318年),兩個人都是三十歲上下。

    周繆內黃人,據稱雙親自幼早亡,現有一妹;梁垣清河人,雙親俱在,現有一弟。

    這兩人都是在劉彥轉戰青州時被收攏進來,據查梁垣在清河時本來就是倉曹司下小吏,有行政的經驗,因此被舉薦到倉曹司任椽史副手,周繆則是因為識字也被招進戶曹司擔任錄事小吏。

    由於劉彥根本不清楚麾下到底有沒有懂得民政的人才,各曹司的椽史大多是委任博陽的家族子弟,這些家族並不是心向劉彥當然不會賣力,這也就凸出了劉彥麾下一些臨時被舉薦上任的一些人的能力。其中,周繆和梁垣兩人表現最有才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