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七章 鬼節(1/2)

作者:汝當諦聽字數:5464更新時間:2020-10-07 20:28:24

    在日國,七月十五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是日國一年一度的盂蘭盆節,是民眾們慎終追遠,驅邪納福的日子。

    七月十五在華夏又叫中元節,相傳是地官赦罪的日子,與上元正月十五的天官賜福,下元十月十五的水官解厄,並稱為三元節。

    盂蘭盆節是佛教的說法,起源於古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座下有一位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

    這位目犍連尊者的母親因為作惡,死後墮落到餓鬼道中,不能出離,食物入口便化為烈焰,饑苦太甚。

    目犍連尊者為人恭孝,哀憐母親,想要以神通救濟,卻做不到,於是求教於釋迦摩尼佛。

    佛聽聞此事後,為他講解了一部盂蘭盆經,教他在七月十五的時候,虔心懺悔,供養三寶,以救其母。

    這部經文流傳到華夏以後,便被南朝時期的梁武帝得知,梁武帝為人最是信奉佛教,因而將這一天定為節日,懺悔自恣。

    梁武帝為此還編撰了一部佛教拜懺的寶典,名為梁皇寶懺,每當七月十五前後,佛教徒們便會開盂蘭盆法會,拜誦這部梁皇寶懺。

    這個習俗便如此沿用了下來,直到今天,佛教寺院每逢七月十五前後,仍會在開盂蘭盆法會,拜誦這部寶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事少給領導絮叨那些有的沒的,要不然最後倒黴的還是自己!

    日國的盂蘭盆節便是隨同佛教一同傳入日國的,隻不過佛教在與日國本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漸漸的被神道教同化。

    日國如今的盂蘭盆節雖然依舊很盛大,但是已經跟佛教沒有太大關係了,如今的盂蘭盆節,僅僅是一個追憶緬懷先人的節日而已!

    與繁榮發達的關東東京都市圈不同,關西的大阪都市圈並沒有東京那般繁華。

    但在曆史底蘊與風土民俗方麵來講,快節奏的東京是永遠無法與古韻風雅的大阪相提並論的。

    臨近節日,家家戶戶都迎來了久違的團圓,七天的盆休假,使得這原本應該充滿了肅穆氣氛的節日,多了幾分喜慶的色彩。

    街上的人們穿著和服木屐,舉著各色的燈籠,走街串巷,很是熱鬧。

    各個神社寺院也都舉辦著各自特色的活動,一些巫女身穿巫女服,手裏舉著神樂鈴,時而跳著神樂舞,時而又跳起盂蘭盆舞。

    還有一些人,身穿寬鬆的黑色寬袍,臉上帶著猙獰的麵具,手舞足蹈的裝扮成鬼怪,以供遊客用炒熟的豆子拋灑驅趕。

    一旁的遊客們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一邊從兜子裏抓出豆子拋撒著,一邊欣喜的喊著“鬼出去,福進來!”

    這是日國古時候傳統的驅邪納福的習慣,隻不過古時候人們都是在夜晚守在家裏,向窗外拋灑,而現在挪到了大街小巷上而已。

    此時距離七月十五還有幾天,但是人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慶祝儀式,作為日國僅次於元旦的佳節,節日的氣氛分外的濃厚。

    “鬼出去,福進來!”

    一對對情侶,穿著顏色樸素但不失美麗的和服,手挽著手,提著一個小布兜,每每看見扮演鬼怪的人們經過,便會將手中的豆子拋灑出去。

    “鬼出去,福進來!”

    又一位鬼怪經過,這個鬼怪身穿著白色和服,和服上滿是褐色的斑點,長發淩亂的披散著,腳下搖搖晃晃的前行著。

    人們猛然看到這個身影,心裏便是一顫,再怎麽說也是節日,扮成這個樣子未免也有些太過敬業了吧...

    它的臉上好像沒有皮膚,抬著頭,眼睛睜的大大的,眼白很多,黑眼球集中在下眼瞼處。

    所有人看到這雙眼睛,都能感覺到這雙眼睛滿是怨恨的盯著自己,尤其是那些成雙成對的人們!

    “鬼...鬼出去...福進...進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