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40亂世長安:楊鶴自辯(2/2)

作者:萬木春字數:6104更新時間:2023-10-28 18:35:13

    進獻平秦之策同時,楊鶴又簡略描述太平軍軍容:“三秦流賊以百股計,大股如王嘉胤、神一魁等,小股十數百數,皆麵黃肌瘦、衣衫襤褸,與饑民無異。唯獨鄭逆一夥最為特別,鮮衣怒馬、鳥銃火炮應有盡有,不知逆賊何處得來,至令臣至今費解,盼兵部急查大同、宣府、薊州等鎮有無走私火器等。另,近聞建虜圍攻大淩河亦佐用火炮,兩事恐有聯係,不可不防。”

    京師朝臣概念裏,流賊禍亂三秦劫抄官府,鳥銃不缺沒甚奇怪的,可陝西本無火炮積蓄,流賊哪裏得來的?楊鶴信短附帶火炮諸事簡略,再加上晚明邊鎮眾所周知的混亂,京師朝臣下意識懷疑內奸走私,於是群臣彈劾奏章如雲,或劾山西或劾宣府,其中數道奏章更再次醒目指向首輔周延儒,說周延儒先後受賄流賊神一魁、鄭義等,火炮流失諸事與周延儒脫不了幹係。

    崇禎皇帝朱由檢信任周延儒,更覺首輔受賄流賊說法荒唐,特意照拂周延儒令他從容自辯。周延儒曉得官場規矩,必須有人來背黑鍋才能平息流言,黑鍋推給誰呢?周延儒憶起去年八月罪殺的袁崇煥,遂以莫須有言辭將火炮受賄等事推給袁崇煥。死人背黑鍋對群臣都是好事,練國事、楊鶴、洪承疇等陝西督撫好友朋黨趁勢推波助瀾;大同、宣府等邊鎮害怕株連辦火炮大案,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聲援周延儒。

    如此,周延儒險而又險熬過陝西失陷風波,繼續做他的首輔。

    周延儒擊退非議流言站穩腳步,複又采取保守措施處置陝西督撫:楊鶴失土之罪不容寬恕,且逮下詔獄問審;洪承疇殺降殺俘,惡名傳遍陝西,宜撤離前線回山西清剿王嘉胤遺黨,戴罪立功;練國事剿撫並用,無殺降殺俘惡名,熟悉陝西敵情又不姑息藏奸,可保留陝西巡撫之職。周延儒以中庸之策協調主剿派與主撫派矛盾,看似雙方各打板子其實都留有緩地,楊鶴下詔獄後未必不能起用;而洪承疇平息非議之後,也可調往遼東等地任用。

    崇禎皇帝對周延儒處置有些不滿,覺得懲戒太輕不足以警告陝西督撫邊軍,但考慮急需用兵剿匪不宜沮喪人心,最終點頭同意擱置問審。

    崇禎四年十一月下旬,探知建虜真的撤軍,京師兵部重新開始運轉,原定增援遼東者陸續轉向山西河南。

    陝西、山西、河南、四川等處四省總督熊明遇,單騎馳援太原府發現太平軍改攻為守,暗中長舒口氣。熊明遇緊急征調五千衛所兵,自河南府方向試探進攻潼關,迎頭撞上鄭義借助超時空物資補給快速建起的雛形棱堡,意料之中獲得首敗。當然,聰明的熊明遇非但避而不談首敗,反而一封捷報送往京師:“流賊悍不畏死又多火銃,無怪能陷西安重城。臣率五千弱兵與之奮戰,一戰死傷無數,所幸已經擊退流賊先鋒,保住河南山西腹地。”

    崇禎皇帝朱由檢和京師朝臣不懂太平軍戰略,下意識相信熊明遇初戰得捷。

    熊明遇政治傾向東林黨而又與楊鶴有私情,楊鶴種種陝西關係盡數托付給熊明遇,與此同時雄霸士林輿論的東林黨異口同聲為熊明遇唱起讚歌,數十日間就把熊明遇打造成當世名將。

    總之,熊明遇首戰潰敗卻不影響他榮譽加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