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 先知先覺(2/3)

作者:不信天上掉餡餅字數:1194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59

    袁老師帶著些誇張的神情說道。

    嘿嘿,我猜得不錯,袁老師果然是老爸的學生。

    “嗬嗬,你如今是正式的老師了,有什麽擔當不起的?再說小俊還要你多費心呢。”

    一說到小俊,袁老師立即兩眼放光,如同撿到了寶貝。

    “柳老師,不瞞你說,你家小俊絕對是個神童。一手毛筆字寫得可漂亮了。”

    老爸笑笑,隻當是袁老師的隨口奉承。這個小袁還是太年輕了啊,就算要奉承自己教子有方,也可以說些諸如聰明勤奮,認真聽講之類的話語。她偏要誇小俊毛筆字寫得漂亮。練字可不是朝夕之功。自家兒子學會握毛筆也才幾天呢,能寫出什麽花樣來?

    袁老師見老爸不置可否,還以為是老爸風格高,謙虛。

    “柳老師,小俊真是個好苗子,不但毛筆字寫得好,算術也很不錯的。好好培養,將來一定也和你一樣,是個國家工作人員呢。”

    一九七六年那會,國家尚未恢複高考,大學生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個相當遙遠的概念。說小孩子長大以後能當上國家工作人員,那就是好得不得了的祝福了。袁老師自己,估計也還是個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差一大截。

    說我算術好,老爸倒是很相信。

    記得前世老爸就不止一次和我說過,我還隻有三四歲的時候,便能計算一萬以內的整數加減法。小學一年級的算術,對我來說,無論前世今生,都絕對是小兒科。

    看著我們姐弟三個狼吞虎咽吃完飯,老爸又和袁老師聊了一會,這才收拾碗筷,念念不舍回去了。

    下午三節課,我幾乎都在想麻塘灣,到底有什麽東西讓我牽腸掛肚?好在無論我怎麽走神,對於袁老師的任何提問,都能對答如流,倒也沒有破壞留在她心目中的好印象。

    臨近放學時,我突然想了起來。

    周先生!

    麻塘灣的周先生,在我前世的記憶中,是咱們向陽縣一個了不得的人物。

    周先生具體叫什麽名字,我不清楚。因為前世沒和他打過交道,有關周先生的事跡,都是從老輩人嘴裏聽來的。那是個大有學問的人,中國人民大學的高材生,文化大革命前係N省省委黨校的黨史教授。

    在我的前世,也就是二零零零年以後,教授才逐漸變得不大值錢的。至於在一九七六年,那絕對是大知識分子。想想看,連大學生都是他的弟子呢。

    文化大革命期間,周先生被下放回家務農。可憐他一個教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生產隊的農活哪裏在行?他身體不好,脾氣又硬,不肯低頭,因此吃了不少苦頭。原先大隊幹部還可憐他,見他是個文化人,給他派了個記工分的輕鬆活。誰知他還不領情,大隊幹部更加不待見他,由得他自生自滅。整日吃了上頓沒下頓,穿得也是破破爛爛,哪裏有半點城裏人的樣子?簡直就跟叫花子差不多。大家稱呼他周先生的時候,也是戲謔的成分多於尊敬。

    文化大革命結束,周先生平反恢複工作,不久之後,便擔任了省委黨校的副校長,享受正廳局級待遇。這還罷了,文革前他教的許多學生都恢複了工作,成為各地縣的領導幹部。我們向陽縣的縣委書記,就是他的學生。

    可是在一九七六年,又有誰能預料,周癲子(客氣的人當麵稱呼周先生,背後撇撇嘴叫聲周癲子)竟然還會鹹魚翻生,跑回省城去當大官呢?早知道的話,當然要好好巴結人家一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