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五章 大戰略(1/2)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6540更新時間:2020-02-27 06:43:22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

    這場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前後共曆時3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6個旅30萬餘人,死傷7萬餘人;中**隊投入75個師又9個旅60餘萬人,傷亡達333500人。

    8月13日,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以租界和黃埔江中的軍艦為作戰基地,炮擊閘北一帶,中**民奮起反擊,這就是“八·一三”事變。

    國民黨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

    “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

    當地國民黨駐軍第九集團軍在總司令張治中的指揮下,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軍。8月14日,日守軍開始總攻,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15日,日本正式宣布組建上海派遣軍,以鬆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率領兩個師團的兵力開往上海,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張治中決心擴大戰果,對日本侵略軍發起全線進攻,出動空軍轟炸虹口日軍司令部,雙方展開激烈戰鬥。

    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之聲明: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複興之基礎。”

    中**隊向吳福、澄錫國防線撤退,江陰保衛戰開始;至此,在曆經3個月的血雨腥風之後,淞滬會戰拉下帷幕。

    日軍在上海浴血纏鬥三個月,才勉強攻下**陣地,已經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而日軍久戰未勝,日本的民心士氣,則出現了懷疑與困惑。

    日本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無法在短期內結束與中國的戰爭,那麽日本就將麵臨其戰略最大的致命弱點,就是日本缺乏戰爭與民生的資源,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一旦它無法在中國戰場上達成速戰速決,那麽最後的潰敗,也就成為日本無法避免的命運了。

    在這場大會戰中,**投入了全部精銳!包括最精銳的德械師,傷亡慘重,但是,帶給中國的卻是極其重大意義。$$

    蔣介石主動將東線變成為主力戰場,有著後勤與指揮的實際需要。

    因為**的主力與補給,多數來自長江以南地區,當時的陸路運輸能力,在日本空軍的壓力下,無法支持大軍在北部的作戰。但是若在上海作戰,不但地理較近而且長江即是運輸的動脈,這裏也是蔣介石的地盤所在,就近指揮,比較靈活方便,在華北戰線就會出現嚴重鞭長莫及的指揮問題,石家莊行營就是在各軍協調困難,指揮失當的情形下,在混戰中淪陷的。

    在淞滬會戰驚心動魄的三個月當中,全中國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國“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