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五章 大戰略(2/2)

作者:西方蜘蛛字數:6540更新時間:2020-02-27 06:43:22

    這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麵的犧牲來麵對曆史危機的挑戰。

    從大戰略上來說,當時,日軍已占領北平,極有可能沿平漢路南下,奪取漢口。漢口是中國水陸交通中樞,戰略家稱為“作戰中心”。漢口若被日軍早期奪取,則長江下遊的一切政治與經濟的命脈則落入敵手,便無法西撤建立大後方之基地,就不能支援長期抗戰,於是中**隊將被迫決戰。

    而蔣介石決定將上海選擇為會戰地點,其意為絕對不能讓日軍以沿平漢線與津埔線南下這個方式打過來,而讓日軍反其道而行,從海上登陸,從江南登陸,先進水網地帶,由東向西進攻的話,那中國的機會就來了,水網山地地帶必然大大降低日軍的機械化與重炮戰車能力,這樣日軍就不可能在分割破碎的水網山地地形中迅速推進!

    而**層層阻截就能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把東部的資產轉移到西部山區,最後在西部山區頂住日軍從水網裏衝出來元氣大傷的日軍!

    而戰局的發展,正如蔣介石所料的那樣。

    這就是蔣介石的抗日大戰略。全**民不分種族、黨派,不分階級、階層,不分男女、老幼,用鮮血和生命促成這大戰略的構成!

    這是一件恒古未有的精心智慧的藝術品,一部全民族血淚交織的史詩!更是中華民族複興樞紐!

    自此,上海抗戰的隆隆炮聲,振奮著全上海、全中國人民的心聲。為民族獨立而戰的局麵終於出現了!

    333500人!這就是中**隊的傷亡人數!

    一派沿江平原的淞滬戰場,幾乎沒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從全國各地倉促趕來的中**隊幾乎連像樣的工事都無法修築,全憑血肉之軀,就這樣常常整連整營戰死,而後繼部隊的士氣卻從未有任何的消退,依然一往無前。

    戰爭中先後有數十位**少將甚至中將陣亡,甚至有中國高級將領因為失去陣地而毅然自殺成仁。

    在“淞滬會戰”爆發伊始,誓師出川的川軍26師首先投入戰鬥。

    26師並非中央嫡係部隊,進入淞滬前線時,其裝備甚至仍為20年代的漢陽造步槍為主,全師根本沒有重型武器。

    然而在淞滬戰場,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部隊,全無派係爭鬥中的推諉,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職責。26師參戰七天,全師作戰人員從參戰時的減員至700人!

    但26師從來沒有後悔過,川軍也從來沒有後悔過!他們的一切犧牲,對於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值得的!

    但是,讓26師上下牽掛的,卻隻有一個生死未卜的人,他的名字,叫:

    高飛!

    川軍第26師76旅151團3營6連連長,高飛!

    如果您覺得《抗戰之血色戰旗》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