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章 作奇傳

作者:君已老字數:2596更新時間:2023-10-30 02:12:20
“如果當時留在荷蘭,優渥的退休金的確足夠生活。但感覺自已是個漂泊的孤兒,沒有根,沒有歸屬感。現在回到中國,住在廈門,這裏的人們都很友善,樂意接受我,讓我找到了家給予的安定感。雖然兒孫們現在隻是幾年才來看我一次,還沒有回國的意願,但我相信,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兒孫們最終也會回到我們偉大的祖國的。” 說這些話的老人姓鄭,住在薛家隔壁。 鄉親們都尊稱他為鄭老。 鄭老祖籍福建漳州,其曾祖父是清朝鹹豐年間的翰林學士,後因參加農民起義而慘遭迫害,逃往印尼謀生。 1985年,鄭老毅然放棄享受國外的天倫之樂。隻身來到廈門定居,加入中國國籍。 其他子孫都在國外發展,荷蘭籍老妻也隻是每年在國內居住九個月左右。 薛愛民因由奶奶一手拉扯大,便對獨居的老人極其關心。 鄭老生活作風極為儉樸,老人獨居也多有不便。薛家搬來之後,薛愛民每天都去問候鄭老。多是送點自家做的點心包子之類的,在薛奶奶的教導下,薛愛民為人處事老道婉轉,尺度把握得恰好照顧了老人的自尊和需要,便也常常和老人聊天解悶。 鄭老是教授級人物,眼界學識一點不缺。無論是國內國際時事要聞,還是省內政策工作方向都順手拈來。很快就成了薛愛民的良師益友。 又因膝下空虛,便格外喜歡薛長慶小大人懂事的模樣。 薛家成年男人隻有薛愛民一個,又常常忙工作不著家。薛長慶自小羨慕其他小夥伴有爺爺叔叔伯伯的,對著慈祥的鄭老更是直接爺爺爺爺的叫。惹得鄭老眉飛眼笑的叫他乖孫,兩家往來就更是密切了。 鄭老話音剛落就有人輕聲嘲諷。“誰叫你養了些拋宗棄祖的子孫!按你的意思,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不回來建設祖國奉獻社會,等祖國建設發展好了有利可圖了他們就一臉我愛國我光榮的回來,祖國人民還得歡迎他管他叫愛國華人。這可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是吧?” 說話的是位滿頭銀發的老太太,她穿著暗藍色半臂繡花對襟,墨綠色漸變大擺襦裙蓋住繡花軟鞋,這是薛長樂投胎後第一次見到有人穿她熟悉的服飾。 來這裏薛長樂最不習慣這裏的服飾發型,剛發現父親頭發隻有寸短,差點以為他們是剛還俗成家的和尚呢. 後來看路上每個男的都一樣,才猜想是這裏的風俗。 這點還好接受,但隨著天氣變熱,看周圍女子也同男人一樣,□□著手臂小腿和腳,薛長樂真是不能自控的感覺傷風敗俗啊。 老太太隨夫家姓謝,育有三兒一女,兒女也都成家立業開枝散葉,可謂兒孫滿堂。 謝氏家族祖上可追溯到明朝福建按察司僉事謝肅,目前也都是從軍發家。 謝老太的丈夫就是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而大兒子犧牲於中越戰爭。 大女兒嫁的人家多從事教育,現居北京。 二兒子在軍中任職,全家還在湖南。 小兒子在美留學剛拿到畢業證就馬上回國照顧謝老太太,已經從政多年,定居廈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