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何得白頭?

作者:星雲大師字數:1722更新時間:2023-10-30 15:06:25
宋朝的吳山淨端禪師是湖州歸安(今屬浙江湖州)人,俗姓邱,字明表,駐錫於吳山寺,自號安閑和尚。吳山淨端禪師自幼便傾慕佛道,六歲就來到佛門修行。他跟隨淨覺仁嶽法師學習天台教觀、《首楞嚴》,後來參禮臨安龍華院的寶覺齊嶽禪師而開悟,叢林中稱他為“端師子”。 有一天,太守李丞議和淨端禪師並肩走進法堂,二人還未坐定,李丞議太守就開口問道:“請問和尚,您既然是清淨法身,為什麽還會白發蒼蒼,兩鬢霜白呢?” 淨端禪師微笑著說:“老僧有十種愁,使得我白頭蒼發。” “哦?”李丞議太守低下頭,默然思索了一會兒,追問道:“究竟是哪十種難解之愁,竟然使得和尚您這麽掛心呢?” “來!你看看,”淨端禪師邊說邊走到案桌前,提起筆,隨手在紙上寫下了十種愁: 第一愁,常怕黃河水決流,年年疊土如山嶽,歲歲須防布袋頭。 第二愁,江湖水漲寔難留,蘇湖盡是低鄉住,須防洪水沒田疇。 第三愁,人間穀米少人留,忽然一日饑荒後,餓倒貧人無處求。 第四愁,看看翰苑少文儔,國家若要才人用,詩賦通經雙淚流。 第五愁,臣僚代代報冤仇,子子孫孫何日了,勸君為國早回頭。 第六愁,近來將相寔難求,兒孫受祿黃金貴,才聞邊用皺眉頭。 第七愁,人間廣闊老僧憂,近來改寺為宮觀,台殿橋梁社稷休。 第八愁,國家節用最為憂,忠臣慈孝應難得,小人嬌逸逞風流。 第九愁,懶養爹娘要剃頭,刮削民財求度牒,還他宿債眼惆惆。 第十愁,林下無人雙淚流,去聖遠兮邪見近,野老因茲白了頭。 養心法語 李丞議太守的問話,引發了淨端禪師對世間的一些看法。 其實,人世間煩惱、憂愁,多如毛發,又何止這十種愁而已?在這麽多的憂愁煩惱中,能夠一心不二,心無分別,不去攀緣,縱然白頭蒼發,萬種愁絲,又奈他何?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