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2章 取經回唐朝2

作者:月兒常圓字數:2452更新時間:2023-11-01 02:39:23
他曾說了一段著名的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雖然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也就是他個人的利益,但他是把大眾的利益同自己的利益攪拌在一起,就像那工地上用攪拌機攪成的混凝土,全溶合在一起了,這樣,大家似乎都綁在了一條繩上,彼此是患難與共,休戚相關的了。不過,我們切不可認為唐太宗這人很是人性化的一個帝王。不要把他猥自枉屈,與唐僧結拜為兄弟來作為明證。 在這裏我要告訴大家,我們看任何問題不能隻是看它的表麵,而應看到它的本質。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唐太宗是搞政治的,搞政治的不能是性情中人,必須懂得玩弄權術。不然他江山難保。當年吳王夫差就是因為對越王勾踐講情講義,成了性情中人,結果卻被勾踐滅了。 唐太宗與唐僧結拜,完全是出於一種慈善的義舉。 先前,當唐僧向唐太宗提出他要孤身一個到遙遠的天竺國去取真經時,唐太宗當時心中是大吃了一驚的。 他定定的看著唐僧。心想這個人曾天吃齋念佛,怎麽把腦子弄壞了。是不是跟那些得抑鬱症的人一樣,成天把自己關在屋裏,結果卻抑鬱成疾的了。到萬裏之遙的天竺國,這是什麽概念,這是明擺著去送死嘛!你唐僧無能無幹的,真的是蚍蜉撼樹,天狗吃月,蛇吞象,一點兒也不自量力。 可是唐僧是榆木疙瘩,木魚腦殼,就像那四川人講的方腦殼,哈戳戳的,你是沒法跟他開竅的,唐太宗也就放棄了勸說唐僧不要去天竺國取經的念頭。心想,既然你鐵了心想去送死,那也就隻好成全你了。 唐太宗為了給去送死的唐僧一個偉大的安慰,就與唐僧結拜為兄弟,凡是唐僧認為取經需要的東西,唐太宗是盡量多的滿足於他,就好像是我們對一個即將咽氣的人,他在臨終時說他需要什麽,我們活著的人自然會盡力地滿足他一樣。如果不那樣,也就太不人道了。 唐太宗還親自把唐僧送到京城外,在灞橋告別時,唐太宗還摘了一枝柳枝給唐僧。唐僧接過柳枝,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他萬萬沒料到身為皇帝的唐太宗會如此看重自己,他以為是自己的一片真誠感動了唐太宗,是自己對佛的虔誠受到了唐太宗的敬重。 唐僧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他有了更大的決心要把真經取回來。我想,如果唐僧知道唐太宗是因為憐憫自己,因為出自本性的同情時,他定會很失落,萬丈雄心定會紛飛煙滅的。 當唐太宗聽說唐僧取經回來的消息時,他怎麽也不相信,以為這是謠傳。因為唐僧在取經路上是必死無疑的,誰也想都不會去想會有什麽奇跡發生。 然而邊關的奏折上稟明唐僧已經取經回國,唐太宗還是想不通。現實畢竟是現實,它是不以唐太宗的意誌為轉移的。在客觀存在的現實麵前,唐太宗心底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很想知道這位傻不拉嘰的老弟是怎麽取回真經的。 當他看到唐僧身後那幾位窮形盡相,麵目猙獰恐怖的徒弟時,終於明白是怎麽回事。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