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71 要做個明君,不能光憑一腔熱血(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334更新時間:2021-09-23 16:24:27

    說話的那個孩童,頭戴小了幾號的襆頭,身著淡青色袍衫,腰束錦帶,甚是乖巧可愛。他的腦袋正朝著斜上方望去,一對眼睛忽閃忽閃的,也顯得格外的明亮。

    就在這個孩童周圍,實則有十幾個身著勁服,身軀健壯的武夫不動聲色的朝著前麵擠去,格擋在這個孩童與周圍圍觀的百姓當中。四下裏影影綽綽,還有些看似行人的漢子,也都在注意著這邊閑雜人等的一舉一動。

    有些販夫走卒被擠到一邊,回過頭來瞪著眼便要喝罵,可是就見那些彪形大漢各個麵帶煞氣,打眼一瞧便知是難惹的主...衝到嘴邊的汙言穢語,登時又咽回到肚子裏去。

    而這個孩童伸出的小手,也被個人牢牢牽在掌中。周圍有些百姓聽到帶著稚氣的童音發問既然魏朝時局穩定、民生富庶,卻還有人不得不賣身葬父,也不知壓低聲音,那語氣還宛如個小大人一般...幾個人好奇的回頭打量一眼,倒也不以為意。

    而牽著這個孩童的人,卻正是魏朝帝君李天衢,帶在手裏的這個孩子,當然便是他膝下第四子李繼賢了。

    本來李天衢心想即便李繼賢年紀尚小,可是畢竟已過了記事的歲數,也理當出宮多見見世麵。而自己這個當爹微服出宮,可以親自隨時為他答疑解惑。

    不過按李天衢原本的想法,帶著李繼賢現在繁華熱鬧的汴京城內兜兜轉轉一番,並沒打算現在便讓自己這個幼子見識到民間悲苦淒慘的一麵。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既然撞見了這般場景。李天衢眼見自己的兒子滿眼好奇,直勾勾的朝著這邊望來...就這件事,自然也要悉心教導一番,他遂微俯身子,略壓低了聲音,對李繼賢說道:

    “前幾日你也曾聽教師言及,前朝太宗皇帝時節的貞觀之治,朝廷薄賦尚儉、救災恤貧,便有人稱讚那般治世振古以來,未之有也。可是你又可曾知道,當年大唐賢相魏征,正是於貞觀之治時節,上書直言進諫頃年以來,疲於徭役,關中之人,勞弊尤甚......

    而唐朝太宗皇帝當真時節水災、旱災頻繁,雖然唐廷通過減賦、大赦、賑災...等方式救濟災民,可是也終究難免仍有些黎民流離失所,飽受災患之苦。所謂的治世明君,實則就是盡可能的要讓治下大多百姓吃飽肚子,活得安樂。

    我雖自問勤政,也不敢說我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安樂無憂。而仍會有百姓饑寒交迫,過的淒苦。雖說為國為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可除非是遠古三皇五帝時節,君王家天下,人分公卿走卒、三教九流,就必然會有不均、不公的現象存在。

    然而身為人君者,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也須時時刻刻記得,就算你認為國家太平穩定、府庫充盈,但也仍舊會有窮苦的子民。如若以為可以坐享太平,而懶於政事...那麽別無生計,隻得揭竿反抗朝廷的百姓便會越來越多。前朝曆經治世、盛世、亂世,便是前車之鑒。現在你看有一個女子攜弟賣身葬父,固然於心不忍,瞧著也覺得稀罕,可是你知道唐末時節,又是何等景象?”

    李天衢侃侃而談,旋即又感慨說道:

    “為父當初尚在民間闖蕩時,前朝亂世,每至一處,眼見家家賣妻賣女,甚至易子相食,那都是司空見慣的常事。而當初黃巢殺人、秦宗權殺人、孫儒殺人、李罕之殺人...現在我朝治下即便有淒苦百姓,還能求個入土為安。可當年無數黎民,生時饑寒交迫,到死卻還要被那幹殘暴軍閥、凶兵惡賊連皮帶肉吞到肚子裏......”

    李繼賢聽了,驚得小臉刷白,由李天衢握著的小手也不由又攥緊了幾分。可是他抿了抿嘴唇,並沒有似尋常孩童那般聽到嚇人的故事而忍不住要啼哭。看來在自己父親麵前,仍盡可能的要保持鎮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