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8 班師返京、移駕回朝(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962更新時間:2022-01-05 19:14:22

    做為接掌葛從周節度使之位的最合適人選,身著儒服的謝彥章因激動、喜悅、感念...他白皙的臉上也漾起一片酡紅,而立刻起身,向李天衢、葛從周拜道:

    “是!微臣蒙受重任,必當鞠躬盡瘁,不負陛下所托!義父...若非您賞識栽培,授以軍略兵法之道,孩兒又怎會有今日這般境遇?以後接掌要位,孩兒必然不會讓義父失望...正是慈烏反哺,也盼以後能時常探望拜謁,以盡孝道!”

    李天衢又勉勵謝彥章一番,再與葛從周感慨相談,也以追憶敘舊的話題為主...不過針對河東等地需要進行大幅度調整的軍事部署,他這員即將致仕退隱的宿將勳帥,也還是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供李天衢斟酌思量。

    次日,李天衢便下詔宣旨,享郡王爵祿的葛從周,揚武軍雖移鎮大同,可是謝彥章任大同軍節度使,葛從周也仍保留揚武鎮節帥的職務,隻是已不必上任,再加封正一品太師銜,於致仕後隻管加享俸祿。朝廷也會在汴京賜予一處莊院,以供葛從周安閑養老......

    除了揚武軍移鎮大同之外,李天衢又下旨以幽、薊、涿等幾州之地仍保留盧龍軍藩鎮。至於節度使之位,則由本來家世便是幽雲豪族出身的高行周走馬上任。而淄青軍節度留後王晏球,則移鎮橫海軍,與盧龍軍高行周遞相策應,以防備北方異族進犯。

    畢竟高行周之父高思繼“白馬銀槍”的名頭,也曾讓北地契丹聞名色變...而高家本是當地豪族,勢傾一方,高行周沒有按本來的命途軌跡,也並不曾投靠後唐,反而與河東李家還有舊仇...以他能力與威望,坐鎮盧龍,去與李嗣源、契丹雙方作對,無疑也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隻是收編後唐的降將降兵,又當如何調派...李天衢自知也要多費些心思。因為許多歸降的沙陀軍將,不像安仁義、米誌誠那般早年便南下闖蕩,與原本的部族基本上已經沒什麽聯係...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祖輩、父輩便為李克用效力,所以與河東李家就算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隻是因李存勖寵信伶宦之流,打壓舊臣派係而讓這些武將太過寒心,晉陽朝廷又已覆亡,所以便順勢降從了魏朝。

    而這一類人,往往最容易因李嗣源的策反而有所動搖。

    不過李天衢還記得與劉審交先前的那番言語,受李嗣源影響的降臣會有,可是人數應該不會很多...該提拔任用的還是要用,也切不可一味的打壓徹查,否則會適得其反,倒會激得後唐降臣群體心生抗拒。

    大同軍謝彥章、盧龍軍高行周、橫海軍王晏球...這三處藩鎮都是由魏軍將領擔任節度使,適當的也有啟用一些後唐降從的文臣武將。而李天衢梳理名薄,從中擇選些將門子弟,也將南調另做任命。畢竟南麵還有諸國並立,對於後唐降軍而言,讓他們去與李嗣源為敵,或許仍會有些為難...但要是與南方的割據政權開戰,也不會有任何心理壓力......

    ...終於到了班師返京的時候,然而臨行前夕,李天衢在一眾宿衛禁軍,乃至幾個後唐降臣中地位較高的顯要陪同下,趕赴代州雁門縣(後稱代縣,李克用的墓地,位於後世山西省代縣陽明堡鎮七裏鋪村)地界的滹沱河畔,前往墓陵去祭拜李克用這個故人。

    由後唐政權所設的前朝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曄的宗廟,已由李天衢下旨宣告,與朱邪李氏李國昌、李克用、李存勖爺孫三代劃清了界線。而追尊李國昌文景獻祖,李克用武皇太祖的廟號、諡號俱被廢除...魏朝當然不會承認河東李家繼承前朝唐室,以及李存勖改製稱帝的法理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