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61 蜀國亡了,越國慫了(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158更新時間:2022-01-15 20:33:28

    通海都督段思平,很快便受魏朝之邀,又有滇地幾支大部族派出的人手陪同,趕赴汴京,同中原朝廷商議接受冊封相關的細節事宜。

    而楊師厚與西南諸族各部商議的結果,是將南中軍從大理移鎮至拓東城。換而言之,主要在蒼山洱海地區棲息繁衍的各支部族,仍會保留原有的權力,而魏朝逐步入主滇地,將控製以後世雲南昆明為中心的區域,再以流、土分治之法,以漢官治漢民、以土官治土民。

    按李天衢想來,隻要沒有觸犯到當地各部首領最根本的利益,他們或許會針對土司製度下一些與約束相關的政策討價還價一番,但到底會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以後據按魏朝定下的規矩行事。

    眼下看來,也隻有設立土司製,才是陸續招撫南方各處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割據勢力最合適的手段...畢竟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現在也著實不宜改變那些民族原本的社會結構,而迫使其強行接受漢化,並直接劃入魏朝直轄統治之下,畢竟現在對於那些部族而言,他們與其它藩鎮、王國不同,對於中原王朝的歸屬感相對要低上很多。

    現階段取消那些民族身上諸如“南詔國子民”這類的標簽,還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讓土司各處首領知道與中央王朝的關係,也將會鞏固他們的統治地位,通過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加深中原漢家與其他民族之間的聯係,這到底還需要經過潛移默化,而又曠日持久的過程。

    當然以現在民族文化差異巨大的時代背景而言,土司製對付招撫各個部族的作用會十分顯著...可是終有一日還是要進行改土歸流,逐漸廢除土司的全部特權,而完全由中原王朝進行直接統治。

    李天衢心想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利於中華大一統的事業,在這個時代我能做的,當然會全力去做。但是有些事,還是要有後人前赴後繼的去完成,就算自己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到來了...但是這個頭也必須要開好。

    不必再勞師動眾的殺入滇地,劉鄩遂統領所部牙軍,班師往鳳翔府的方向返程而去;夏魯奇則暫時留在成都,取益、梓、利、夔四處合稱川峽四路之意,授任四川經略使,暫掌招撫川渝軍民、梳理民政軍務等事宜。

    而早在夏魯奇奉旨出征前夕,李天衢便已決定如若能順利速取蜀地,便委以他重任,在一段時期內撫綏川渝、督視軍旅,君臣餞別時,還親口囑咐夏魯奇說道:

    好好做,你盡管放手去幹。

    因為李天衢十分清楚,夏魯奇雖然生得五大三粗,戎馬倥傯的時日久了,更是史載明言曾持槍攜劍,在一場戰事中親手殺死一百來人的虎將,也絕不像是什麽斯文人...可是他不但能用兵治軍、征戰沙場,實則也很擅於施政撫民,而按其史載評述:

    魯奇性忠義,尤通吏道,撫民有術。及移鎮許田,孟州之民,萬眾遮道,斷鞾臥轍,五日不發。父老詣闕請留,明宗令中使諭之,方得離州。

    如果夏魯奇走正史線的軌跡為後唐效命,李嗣源也會對夏魯奇不吝美言的讚譽稱“宣力兩朝,統戎三鎮,居富庶之地,無奢侈之心,上為國家,下安生聚,每行公道,全塞幸門,儻非大洽人情,詎致遠聞餘聽”......

    要知道當時的明宗皇帝接手李存勖留下的爛攤子,對於朝堂乃至地方上的官員考察十分嚴格。夏魯奇身為一個武將,因治理地方而收到帝君的讚譽,也完全不遜於“明宗之治”期間其他政績斐然的能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