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68 下一次戰爭,未必隻滅一國(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32更新時間:2022-01-22 18:53:26

    “徐溫為人奸詐、城府極深。他當然也很清楚,就算由徐氏掌控朝堂、控扼吳主,可是再若有稱孤道寡的打算,那徐溫也不得不忌憚朕的反應。

    所以徐溫肅清了內敵,立刻便要算計著如何對抗我朝。而北麵有實力牽製住中原的,也就唯有契丹而已了...不過如今耶律阿保機調轉兵鋒,意圖吞並渤海國全境,就算戰事順利,好歹也需要一段時日。

    如果一切都如徐溫...乃至他義子徐知誥所願,吳國在南麵聯合楚、越,再與契丹暗通欲與我朝為敵,進可謀取中原,退可自保疆域。而我朝遭受南北夾擊,倘若顧此失彼,徐溫不受節製,便大可以威逼吳主如越國劉?那般稱帝,再待時期成熟,篡奪楊氏社稷,他不也成了一方天子?

    隻不過他們如意算盤打得雖響,契丹屆時也很有可能與吳國徐氏沆瀣一氣...可現在耶律阿保機無暇南顧,朕便已識穿徐溫的陰謀詭計,吳國眼下名義上好歹對我朝稱臣。而臣屬藩國,竟膽敢勾結外族,而意欲侵襲中原...待證據確鑿,這不也給了我朝會師討伐的名義?屆時兵發吳國,天下誰還能說朕師出無名?”

    針對已經掌握徐溫、徐知誥父子開始嚐試與契丹密謀的訊息,李天衢又沉聲說著,眼中不覺也已流露出一抹凜然殺氣。

    無論是吳國走海路意圖與契丹修好,而密謀共取中原,乃至正史中後來北宋與金國達成海上之盟,要痛打落水狗瓜分日薄西山的遼朝治下疆土...在茫茫大海上頻頻來往,也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何況魏朝占據揚州、海州、登州、密州...耽羅島等各處北麵走海上貿易的沿江、沿海重點中轉口岸,甚至還在契丹治下開設海鎮。當初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土,都免不了要看新羅人的臉色,而借道中轉以避免頻發的海難...以這般時節的造船、航海技術,吳國走水路出長江口,再輾轉北上,也勢必繞不開要在魏朝治下的港口進行停靠整頓。

    所以隻要魏朝事先察覺,再以防萬一安設眼線...隻要吳國再試圖派遣使節與契丹接觸,但凡發現航路蹊蹺的船舶,也很容易被徹查出來...李天衢又思忖片刻,旋即又對在旁恭聽的解青說道:

    “宣張驍速來見朕,巡院侍衛司也須調派密諜,與各處市舶司緊密配合,徹查途徑我朝治下口岸,還要走水路趕赴契丹沿海海鎮的吳國船舶。

    到底還是貪心不足啊...那徐溫與張顥合謀殺死楊渥,犯下弑君從犯的大罪,仍能趁機篡權掌控朝堂,更是將扶植的新主把控在掌股之間。

    可徐溫那些權謀手段,在吳國內雖然管用,如今卻算計到朕頭上來,還以為他的陰謀詭計便能得逞麽!?”

    除了對中原王朝相對更為順服的吳越、閩兩國,李天衢相繼也大致能確定越、楚、吳三方麵對中原王朝的威脅,而會采取的應對方式。

    其中越主劉?,無外乎仍舊試圖將南麵諸國拉下水,而一並對抗中原,但眼下也就盡可能的試圖穩住魏朝,而不願成為最先被討伐的一方;楚國則正臨近國主即將更迭的要緊時期,對於魏朝仍舊奉行盡可能妥協讓步的國策,但也不會坐視中原相繼吞並它周邊鄰國,盡力要保住馬家打下的江山社稷,所以在危急關頭,楚國還是會走到魏朝的對立麵上;

    然而實際控製吳國的徐溫...近期他對內好不容易肅清反對勢力,而對外表現的十分低調,可是徐溫一旦騰出手來,吳國就會比其他勢力的侵略性更強,而對於中原的威脅更大。所以李天衢經過一番權衡,決定下一個必定要滅的國家便是吳國,而不能再給徐溫...乃至他那義子徐知誥,也就是正史中廢楊吳而建立南唐帝國的李昪繼續壯大實力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