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92 橫江浦水戰,柴家的衙內(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402更新時間:2022-02-17 21:01:49

    聽徐溫點名要自己掌兵,李德誠心裏叫著連珠苦,可嘴上連聲領命。畢竟眼下形勢如何,他也清楚得很。即便與徐溫結成了親家,但李德誠也能掂量得清彼此又是什麽關係...這等火燒眉毛的要緊時刻,又怎容得他抗令不遵?

    李德誠倒不算是怕死怯戰之徒,隻是向來也很有自知之明,過往他建功立業,幾乎也都是常從征討,而並非獨當一麵,時常做為台濛,乃至當年的王茂章副手,出征廝殺倒也盡職盡責。但是與吳國軍中那些戰功最為卓著的宿將相較,他自問還頗有不如。

    按說臨危受命,統軍抵禦魏軍的最合適人選,應該也非軍中首屈一指的猛將周本莫屬...可是他早已請命轉調至信州,據守一方提防東麵吳越國的動向。偏偏信州與鎮南軍接鄰,魏朝大軍自突破長江邊界,由湖口殺入境內,周本還要調度兵馬,掉過頭抵禦陸路上的魏軍,又怎麽可能趕赴此地,來集結舟師去打水戰?

    至於徐溫的義子徐知誥,則更偏向於文臣。如今吳國雖然不乏武將,可是到了這要緊關頭,方才發覺如今軍中這一代將領,無論功績與名望,似乎也都不及追隨先主楊行密的那一批人......

    就算是硬著頭皮,卻也隻得上了...而李德誠方自接受命令,徐溫站起身來,又沉聲說道:

    “北人善騎,南人善舟,當年先王雖然敗於魏帝,非但未能奪回淮南軍故地,就連發跡之所廬州等地,也盡落入魏人之手...可是單論水戰,魏朝也從來不曾勝過我吳國!

    這次魏軍突破湖口,自江州殺入鎮南軍,也全因出乎我吳國的意料之外。可是魏朝還要大舉往南調運兵馬、輜重...集結升州水軍精銳,務必要在長江上一舉大敗魏朝舟師,再控製住水路各處要隘,久後魏人難以為繼,還如何能繼續侵攻我朝疆土?

    即便鎮南軍江、吉二州已被敵軍攻占...但我軍素善水戰,殺潰魏朝舟師,截斷長江水路。鎮南軍的西麵是楚國,東麵則是我吳國宣歙軍地界,渡江的魏朝軍旅深陷敵境,孤立無援,再遭受夾攻,早晚也將被我軍蕩滅除絕!”

    徐溫這一席話說下來,言語中也滿含著一股凜然殺意。畢竟當初漸漸得受楊行密重用,也是因為他時常出謀劃策。所以徐溫也的確有些戰略眼光,他很清楚地意識到,就算魏朝有兵馬自江州在長江南岸登陸,可是吳軍水師一旦重新控製住沿江口岸,那幾萬兵馬便將如被剪斷了身子的風箏,到頭來也隻會落得個被徹底殲滅的下場。

    便如漢末三分時節,統掌大軍,兵多將廣,卻被孫劉聯軍殺得狼狽拜訪的曹操,而後封公稱王,立的國號同樣是魏,而徐溫心想無論當年的孫吳,還是如今的楊吳...仍是魏、吳兩國為攻守雙方,而在長江上一決雌雄,要爭勝的關鍵因素,不還是哪一方的軍隊更善於水戰?

    ...三日之後,升州治下渡口港汊,一支規模龐大的水軍艦隊正緩緩的向長江深處駛去,但見舳艫相銜、旌旗蔽空,那般場麵也甚是壯觀。吳國即便國力及不上占據中原的魏朝,可相較於吳越、楚、越、閩等國也仍是明顯更勝一籌。

    如今也無法再暗中使壞,征討大軍都已經殺上了門,徐溫先前好生經營升州,招兵擴軍、壯大實力,而現在便要將自己所積累的軍力投入到這場戰事中,以盡一切可能力圖拒魏軍於國門之外。

    而徐溫所處的升州,距離北岸的淮南軍治所揚州之間雖然有長江阻隔,可實際上也不過相距兩百多裏的路程...所以徐溫這邊有所動彈,淮南、淮西兩鎮安仁義、柴再用早先便已調兵遣將,派出的舟師已然溯江而上,也開始攻擊長江南岸的吳國治下口岸,就等著徐溫統領主力水軍自升州殺出,而打響這場大規模的水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