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卷 最後總攻 第四十一章 全新霸權(1/3)

作者:閃爍字數:7284更新時間:2023-10-31 17:19:14

    早在第三次同盟國首腦會議期間,蕭鼎昆就提出了在戰後以同盟國集團為基礎,建立一個專門致力維護世界的穩定與和平,加強國家與民族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全球貿易與經濟發展的國際性組織。

    當時,這個提議得到了幾乎所有國家的支持。

    隻不過,在涉及到細節問題,特別是與各成員國的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細節問題的時候,仍然出現了很多矛盾。

    比如,該國際機構的權限到底有多大,是一個擁有實質性權力的機構,還隻是一個為國與國之間交流與溝通提供平台的機構?再比如,該機構由誰主導,成員國的權利該怎麽分配,是否需要涉及到協約國集團成員國等等。

    當然,沒有一個國家反對成立這樣的國際性機構。

    畢竟,通過政治與軍事同盟建立起來的國家間組織與集團,隻是戰爭的推動者,而不是和平的捍衛者。殘酷的事實已經證明,必須改變以往的同盟方式,為促進國際交流,解決國家間矛盾提供一個進行外交磋商,以及國際調解的平台。

    隨後,蕭鼎昆決定將戰後的重建援助與該國際機構掛鉤。

    到此時,問題就變得非常的簡單了。

    隨著戰爭走向收尾階段,不管是戰敗的協約國集團成員國,還是戰勝的同盟國集團成員國,都希望在戰後從帝國獲得戰略援助,以完成戰後重建,恢複國內經濟,解決國內矛盾,保持國家的穩定與團結,為戰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不說別的,當時最渴望獲得帝國援助的就是德國!

    七年的戰爭,已經讓德國不堪重負。雖然在戰爭後期,通過從法國、俄羅斯等戰敗國進行壓榨式的掠奪,使德國堅持了下來,甚至改善了國內的經濟環境,但是德國要想成為歐洲老大,就不可能通過壓榨的方式去獲得戰爭利益,更不可能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吞並法國等戰敗國。如果德國繼續加大掠奪的力度,隻能使法國與俄羅斯背道而馳,走上再次與德國對抗的道路,從而使德國在歐洲遭遇新的挑戰。

    在此情況下,德國隻能指望帝國的戰略援助。

    而在第三次同盟國首腦會議上,帝國已經明確提出,將在戰後向同盟國集團成員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當然,後來援助範圍迅速擴大,連協約國集團的戰敗國都得到了相應的幫助。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蕭鼎昆才使出了撒手鐧。

    在將成立國際性機構與戰後重建援助掛鉤之後,不管是德國,還是其他國家,都不可能拒絕帝國的提議,更不可能直接與帝國對著幹。

    當然,很多細節問題仍然需要解決。

    比如,該國際機構的權力應該怎麽實施,是由帝國說了算,還是由所有國家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說了算?如果僅僅隻是帝國的“一言堂”,那麽其作用性必然非常有限。相反,如果是一個民主性質的國際機構,那麽各成員國的分量到底有多大?

    這些問題,也是蕭鼎昆,或者說是帝國內閣政府必須解決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