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背景二(1/2)

作者:貓疲字數:381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4:20

    而安史之亂的前後大概始末,就在安氏叛亂前數年內年發生了許多間接促出安氏產生叛亂的大事件,寶十年四月,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八萬討叛唐盟約之南詔,於西洱河大敗,死六萬,同年安西外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好大喜功,奔襲西域諸國昭武九姓的石國滅之,石國太子求援大食,引兵入攻,同年高仙芝率精銳三萬深入大食追擊,血戰六晝夜,兵敗恒羅斯城,大唐在西域的統治一敗塗地。八月安祿山領軍平盧軍七萬攻契丹,於土護真河全軍覆沒。同年又曆經百年不遇之災,八月南方漕運中心廣陵風災,沉船無數,漕運一度中斷,九月京師武庫大火,焚毀軍械數十萬件。十月京城六十豪雨成災,淹沒無數,莊稼絕收,餓殍遍地,皇帝於寶壽寺大開道場祭祈福,楊國忠卻弄了幾棵飽滿的秧苗證明災不影響收成,皇帝居然也相信了,繼續歌舞升平。寶十三年,楊國忠以宰相兼任劍南節度使,使劍南留後李宓再攻南昭,七萬唐軍深入遇戰和城不下,卻因水土不服感染瘴疫而死者十之七八,楊國忠瞞上不報為掩過再多次派軍,終至前後多達二十幾萬唐軍,前赴後繼無一生還。就在安氏造反前的同年二月,還不顧群臣反對準了安祿山以三十二蕃將接任邊鎮要職的奏請,於是安氏叛亂時機已經成熟,與十一月初九起兵十五萬,以奉詔勤王誅楊清君側為名,招降納叛,裹挾無數,先後在三河山南山北其他黨同的中原重鎮大將阿使那承慶、安忠誌、崔佑乾、張孝忠、蔡希德,工南新、田承疇、李歸仁、張通儒、史思明、武令詢、達    奚    珣等起兵響應,麾下本軍號稱武有三十二番將,文有嚴莊、高尚、張通儒等名佐智囊,而中原百姓承平日久,不識兵革,叛亂中心的河北州縣急警飛報,如雪片飛。皇帝急使封常清為範陽節度使,領軍堵截。節節失利,河北二十四州郡相繼淪陷,月底叛軍入山西,陷太原府,皇帝殺安氏質子安慶忠,再次組織東征軍,英王李腕為元帥,左金吾大將軍高仙芝副帥,仍是敗績連連,十二月初三叛軍過黃河,入河南,初五榮陽失守,初八陳留失守,十日開封陷沒,十三日圍攻洛陽,虎牢關一戰十幾萬新軍為敵軍所奪誌不戰自亂,被叛軍一鼓作氣追進洛陽南門,東都洛陽一日內告失守。所有留守文武官員絕大部分或俘或降,僅總招討封常清隻身出逃,皇帝欲委太子監國。十九日以禦敵不力之名處死的資深宿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兩大元帥,起用病退的哥舒翰為元帥,整軍八萬出守潼關。次年正月初一,安祿山與洛陽紫寰殿登基自稱大燕皇帝,哥舒翰憑借潼關險屢搓叛軍,叛軍死傷無數而難越雷池一步,關中梢安,同年各鎮邊軍應詔回師勤王,中原以平原太守顏真卿兄弟為首群起舉義,河北十九郡一度光複,叛軍前後受敵一度退軍,眼見形勢大好,哥舒卻為楊國忠所忌,為內侍邊令城所諫,強令出戰,兵敗青峽,關留守軍生變,留守部將火拔歸仁臨陣叛變,執其投敵,叛軍得以長驅直入,形勢惡化,中原各鎮防禦使、太守紛紛棄守潛逃,顏窠卿戰死,顏真卿出逃,中原全麵淪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