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唐代民族政策與後續影響 作者鍋鍋(1/3)

作者:貓疲字數:655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5:19

    唐帝國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集大成時代,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至今,國人稱漢族為“漢人”,海外國人則無論民族統統以“唐人”自稱,可見,唐帝國對各民族人民影響之深。

    唐帝國鼎盛時期,若將各個藩屬、羈縻州包括在內,在疆域上,東至大海,西到中亞烏滸河流域,北方囊括蒙古高原直至西伯利亞平原,南方越過秦嶺,在今中南半島諸國中具有極深的影響力。這個大帝國中,包括回鶻、渤海、南詔這樣經過唐朝皇帝冊封的屬國,也有吐蕃、新羅這樣的唐朝藩國,更有如波斯、昭武九姓國、闐國這樣自願納地成為唐朝府州。

    唐中前期,北方各民族以“可汗”稱呼唐子,這個稱呼不僅僅是表現出對唐子的敬畏,在更深的含義中,有視唐子為北方各民族之共主、這些民族建立的政權都是唐帝國的地方政權的重要意義。而且,唐帝國也冊封統治者為帝國的官吏,將這些國家納入自己版圖,成為不改他們傳統習慣的羈縻府州,總數多達800多個。

    這樣一個龐大帝國,它的建立自然離不開夷漢各民族的共同努力,這一點,可以從唐前期統治階層的民族構成看到部分表露。

    首先,在唐帝國統治集團中心就存在一個少數民族統治圈。

    作為皇族的李氏集團,就是一個攙雜著少數民族血脈的家族。李氏為隴西大貴族,在北周、隋時期都受到重用,如李淵的父親就李虎在北周建立之初就是得勢權貴,甚至還在宇文泰恢複鮮卑舊姓的“運動”中分到一個鮮卑姓氏——大野氏,成為北周親信貴族,當然,這個姓氏單念還沒有什麽,與李虎的名字一連讀就出笑話了。這個似乎適合生活在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名字也不能明李氏的祖先就是鮮卑族或者非漢族,但是,李虎的妻子獨孤氏、李淵的妻子竇氏、李世民的妻子長孫氏都是胡族出身,卻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此一來,入主中原的李氏家族自然對看待少數民族的眼光就與其他朝代有所不同。

    不僅如此,在李唐起兵之初的謀臣、武將圈子裏,也多是胡族出身:

    長孫順德,李世民之妻長孫氏的族叔,就是北魏宗親,與元、竇、宇文氏並為第一等的代北貴姓;劉文靜,祖上匈奴族;阿史那大奈,突厥族;劉宏基,匈奴族;竇抗,匈奴族;宇文士及,匈奴族;黨仁弘,出身西羌;長孫無忌,長孫順德族侄;丘行恭,鮮卑人;劉政會,匈奴族;高士廉,鮮卑族;尉遲敬德,羌人;屈突通,奚人;……如此不一而足。

    眾多的少數民族謀臣、武將,僅僅聞名於淩煙閣的就有長孫無忌、尉遲敬德、高士廉、劉弘基、屈突通、長孫順德、劉政會等七人之多,幾乎占去淩煙閣功臣中的三分之一。這樣一個統治集團,在曆代中原王朝中都是不多見的。也顯示出,在唐建立之初以及平定中原的過程中,少數族就已經開始為李氏皇族所接受,甚至所信任,成為這個新生王朝的重要支柱。就算,沒有少數族的出謀劃策,就沒有唐帝國的出現,也應不為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