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章 繼續無題中(1/3)

作者:貓疲字數:841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5:28

    現在呆的是軍械場的官廳,兩側則是排列整齊的寬敞人往穿梭的卻沒有外頭那種熱火朝的喧囂,透過敞開的門戶,隱約可見裏麵口沫飛漸的爭論聲,以及擺放堆棄的亂七八糟而希奇古怪的機具台案、大事物,卻所有事業工場,研發之所在,也是最核心緊要的所  在。許多東西都是連那身為副使也不知道的所在。

    那鄭大官人也是很敬業的大忙人,聽得從趙胖書那裏撥付的東西已經通過水路到了渡頭,很快就告了罪,繼續操辦新流民處置事務去了。沒閑陪我假公濟私了。

    現下,由新放了權軍器少監的老部下盧延凱陪著話,一邊慢慢欣賞起公事廳內,滿壁掛架上掛插這琳琅滿目的兵器甲衣,不但有各色軍中使用的呈樣,還有些看上去很古老的戈、铖、戟什麽的。以及好些不上名來的奇型武器,一看就知道不是中土的貨色,

    那盧延凱也是做過司庫整備的,很專業的為我介紹這些兵器來由出產起來,也是如數家珍。

    “這是倭國的打刀,卻因其型多仿似我朝儀刀款樣的,又以倭人特有的礦治鍛技,狹而彌堅,於我朝亦是大有人所好的”,

    這個東西,好象杜甫都寫詩稱讚過。

    “這些是吐蕃出產的赤梟刀,來自於藩附泥破羅國彌奪部,據源自當年攻竺擄占來地竺匠藝。鑄出鋼底極堅的,百煉不摧的”

    “這些的大、彎刀、柳弧刀等的式樣,便是是安息、大食特有,匠藝獨具,以鋒銳著稱,尋常兵器經不得幾摧欲折”

    “大人你看這把,近年大食方傳入的代摩斯戈刀,本朝極稀有的。吹毛斷發不在話下的”摘下一柄鑲寶璀璨地彎刀,遞我一看,抽拔出  來,清寒凜凜的很有些分量。

    “代摩斯戈”我楞了下,這不就是大馬士革刀,“上好的水紋鋼口啊”清脆的敲擊聲中。顯然那材質均勻,已經有些類似現代的鋼材。

    “這些是南沼蠻浪穹部特產的浪刀,輕薄極韌地,可卷做腰間的”

    “其中又以吳鉤最有名氣,為南蠻造的細彎刀,又謂葛吧刀”

    看的我一陣啞然,這不就是近代稱之為緬刀,以韌性和鋒利著稱。此時卻以浪人蠻製造的最精,因為輕便犀利,是中原許多士人喜歡的隨身兵器。

    “不過此物到戰場上卻用處不大。因為刀身的輕薄,很難砍透鐵綴的甲胄。也就是民間所用”。

    還有些弧背刀、曲刃劍、月牙刀、蛇形刃、裂齒刀等的,也都是西域四十四國、竺諸國的什物。亦是各有特色地犀利之物。也算開了眼界。

    至於那些遊牧民族,由於草原上鐵器稀缺,軍民兵器製式很亂,反倒是沒有什麽太過出名的武器。

    “雖,這些都是當世地名刀,不過由於精工所製,所費頗高的,傾盡匠力做也月出不過百數。也僅有那些王公貴族家地賞玩的起,普通的軍將也未必使不起的。要大軍兵甲之利,還是我朝啊”他在結尾的自誇了一下。“加上大人傳回來的大食鍛造之藝,已經可以日產過千”

    看了這麽多,我最欣賞的,卻是所謂的浪刀,也就是後來被稱做緬刀地苗式薄刃彎刀,柔韌鋒利輕巧。最適合藏做腰帶式的武器,當下貓了下來。

    後半廳則全是衣甲。

    我忽然看見一件全身甲卯合地相當嚴實,有些驚訝,這有些貌似西方的騎士甲,連架上還有馬刺橫釘的和連馬全身甲的。要知道騎士製度的萌芽在9世紀,西方這東西還沒出現才對啊。

    見到我的疑惑,他解釋到“這人馬一體的披掛,是前朝驍果軍的事物”,我心中了然,原來這就是和金國鐵浮屠齊名的,中國曆史上曇花一現的重裝騎兵,連馬都用甲片包裹起來,雖然看似執堅辟銳勇不可  擋,但是缺陷也很明顯,遇上來去如風的遊牧騎兵就很容易會被累跨拖死,當年隋煬帝被突厥大軍困於雁門,驍果軍突圍屢戰不利。反倒是在三征高麗和鎮壓隋末農民起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