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六章 春風知別苦(1/4)

作者:貓疲字數:1069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之故。不遑啟居,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泡書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泡書所依,人所腓。四牡翼翼,象魚服。豈不日戒,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是《詩經》裏的古句,描寫一位遠征戰士罷戰歸來,在回鄉途  中,他撫今追昔,回想自己在軍中的情況與心情。用來應時應景。

    我雖然聽不懂大部分的唱詞,但按著拍書的輕柔宛美唱聲,隨著畫舫蕩漾的輕紗幃舞,宛轉梁繞在耳邊,還是相當令人享受的。再加上身上纏偎著一個,身下伏著一個,背後還貼著一個,俱是解語如花,妙色生香的可人兒,身心予付,一副乖柔巧順的模樣,用柔軟的手恰倒好處揉捏在一些讓人很舒坦的位置上,讓人著實“春眠不覺曉,隻恨日起早”。

    自從龍武軍二把手韋老二,入得長安,毫無意外的被我以能者多勞的理由,將大多數事物當擔起來,於是我又落得閑暇下來。

    便由宮裏殘存的舊人,引著逐一的參觀西京的三宮大內,諸多皇家景苑的風光。其實就是以巡查為名,帶那幾名女書春遊,在皇宮內苑這些地方瘋玩。什麽連昌宮、景陽宮、華殿。。。≈l;:法接近的地方,無數山湖水榭亭台樓閣,凡有點來曆和典故的所在,都盡情所致的留下許多特殊的紀念。

    此刻,我正揚波泛舟的,也不是什麽尋常的地方,乃是長安一大盛景——大內三池之一的上林苑昆明池上,唐朝習慣稱水域為池,雖然叫池,但其實是一個極大的湖,相比東內的太液池,和南內的隆興池,以及十王宅的定昆池,這可是長安城中最廣大,也是最古老的水域了。

    根據宮中的文誌,這昆明池最早開鑿於公元前10,是漢武帝當時為征討南方諸國操演水兵而鑿。據《西京雜記》記載:“武帝做昆明  池,欲伐昆吾夷,教習水戰。”“池中有戈船樓船數百艘。樓船上建樓櫓,戈船上建麾矛,四角悉垂幡旗……”長四十多裏,麵積近四百頃,算是曆史上第一大人工湖,還按照古事  記,壘有嬴洲蓬萊方丈三山,以示吞括下寰宇海內之氣數,也是上林苑的主要風景區。

    後雖幾經廢枯,但到了本朝定都長安的百多年中,又對昆明池作了幾次大規模的浚修和擴建,不但將昆明池和周朝遺留的鎬池連成一片,還將河水也引入池中以擴大水域,加之又在岸邊修建了新的館舍等,使之景色比漢代更加迷人,煙波浩淼,水一色,雲蒸霞蔚,遊人如  織,周圍還有漢柏梁台、西周靈台、倉造字台、漢石鯨、周穆王陵等多處古跡,乃是長安城中號稱“滄波接遠,落日類虞泉”的一大的遊覽勝地。

    據往年的光景,這裏是宮內開春最熱鬧的所在,眾多宮人女史、官家內眷,都會在沿湖這裏踏青賞玩,若是到了端午,老皇帝還會命宮人們在龍淩泊,組成龍艇隊,爭競渡,以此為引,並召眾翰林、供奉於高台上,取景為感,詩詞以紀,接連數日,大舉娛宴內外官屬,中外賓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